ID: 23912171

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4510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法治,道德,2024,统编,学年
  • cover
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是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内容,本单元统领整套教材法律部分的学习,而第九课则是法律教学的起始课,教学重在培育学生尊法守法、树立法律信仰、依法办事的必备知识、能力等,可说是法治思维方式的启蒙。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情况来说,七年级学生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很少能意识到法律对自己的保障作用。因此,本课教学重点应该是学生要知道法律的特征和理解法律作用,尤其是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感受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 三、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积极参与国家法律政策的讨论,感受法律保障国家、保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道德素养:树立尊重规范、尊重法律的意识,感受法律的尊严。 3.法治观念:知道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4.人格修养:自觉做一个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5.责任意识:能够增强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逐步提高自我控制、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的小收藏———核酸检测小粘贴 教师:想一想:为什么要参加核酸检测?不参加的后果? 学生:略。 教师:其实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原因,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有规定。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也保障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律保障生活》这一框题。 教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规范? 学生:略。 教师:这么多行为规范,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三大类,法律道德和规章,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那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出示相关表格 探究一:法律的特征 教师:出示 5 月 5 日罗昌平侮辱英烈名誉荣誉权一案宣判新闻 教师:哪部法律保障英烈权利?一起了解它的制定过程。 2017年12月22日,《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 2018 年 5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问题:法律是哪个国家机关制定的? 学生回答 教师: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着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这也是法律的第一个特征。 知识整理:法律特征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展示相关链接:制定或认可。 国家制定指的是国家可以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国家认可是指以一定形式赋予某些习惯、道德规范以法律效力,例如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宪法》《民法典》的法律条文中就有明确规定和体现。 教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罗昌平案件的经过, 2021年10月6日,罗某在微博账号发表侮辱 “冰雕连”英烈帖文。 2021年10月8 日,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立案侦查并将其刑事拘留。 2022年2月18 日,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提起公诉。 2022年5月5 日,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问题:1、哪些国家机关参与了该案件的处理? 2、这些国家机关履行了哪些职责来确保法律的实施? 学生:略。 教师:从罗昌平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法律是强而有力的,靠着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也是法律最主要特征。 出示知识整理:特征二,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强制力内容: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教师:有同学在想,作为强制力实施的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先来看一份 4 份的反腐月报。(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里还有一份第一季度被处分的国家干部职级划分图,展示 2022 年 4 月份反腐月报以及第一季度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