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2339

3.3 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步作业(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55758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2024,图版,地理,学年,2025-2026
    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气候与生产 1、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 2、气候对作物种类的影响 水果 产区 咖啡、香蕉 芒果和榴莲 地区 茶、柑橘 地区 苹果、葡萄、桃子和梨 地区 3、气候对我国耕作制度的影响 温度带 耕作制度 主要作物 热带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亚热带 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暖温带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 中温带 春小麦、亚麻、大豆、甜菜 寒温带 春小麦、马铃薯 青藏高原高寒区 青稞 4、气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降水过多或过少会影响农作物收成;特定气候适配特定作物,如地中海气候夏季 、 充足,适宜喜光喜热的 种植。 5、气候对工业的影响:工厂的选址、生产过程、材料和产品的运输等均受气候的影响。气温高低、太阳辐射强弱、风力大小、降水量以及降水天数多少等对 的工业部门影响尤其显著。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能、热量、水分和风能等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这些气候资源不但可以 ,而且不会造成 。 知识点二:气候与生活 1、气候与服饰 着装 气候 阿拉伯人服饰 生活在热带的阿拉伯人,为了适应 的气候,穿长袍,宽大的长袍阻挡了日光对体表的直接照射,而灌满长袍的空气又起到良好的 作用。 藏族服饰 肥大的藏袍夜间可以当作棉被抵御风寒,白天气温上升可以脱出一个臂膀以便散热。藏袍适应青藏高原 的特点。 因纽特人服饰 因纽特人为了适应 的气候,穿厚重的皮衣以抵御寒冷。 2、气候与饮食: 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喜欢吃 祛暑的食物 生活在寒带地区的人们喜欢吃 和油腻的食物来御寒 我国南方人喜欢吃 ,北方人喜爱 3、气候与民居 民居 气候 因纽特人的冰屋 居住在加拿大北部寒冷地区的因纽特人,外出狩猎时用冰砖做成 避寒 亚马孙地区的高架屋 在气温高雨水多的亚马孙地区,常能见到通风良好、能避潮湿的 蒙古包 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的蒙古包,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及拆卸,适于 生活。 沙特阿拉伯人的传统民居屋顶多为 ,反映了当地降水 的特点;墙体 ,有利于 ;窗户较 ,可以抵御 和 的侵袭。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北京地区地处 带、属 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 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 性好,不易塌陷。因此黄土高原居民就因地制宜地修建起窑洞这种民居建筑。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地形崎岖带来的建设困难,又可以减少加工建筑材料成本,还可以在冬季利用窑洞保温。 4、气候与交通 耐炎热、耐干渴、耐饥饿,是 人重要的传统交通工具。 因纽特人的传统交通工具是犬拉的 和兽皮船。 南方地区河网密布,降水充沛,历史上水运是主要交通方式, 成为重要交通工具。 北方降水稀少,河流稀疏且存在结冰期,陆路交通更便利, 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5、气候发生异常会造成 、 和 等灾害。需要加强对气候的监测,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知识点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建设防护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例如,我国著名的 ,地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防护林工程,被称为“绿色长城”。 人们修建 ,通过增加棚内的温度,从而反季节种植蔬菜。 温室效应 一方面,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 ;另一方面, 人类又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升高。 臭氧层破坏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 等制冷材料,破坏了高空中的臭氧层,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 2、碳达峰与碳中和 (1)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 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2)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 等途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