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3015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8778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苏省,期中,答案,试题,化学,考试
  • cover
南京市中华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包含1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聚乙烯 B.石墨烯 C.蚕丝 D.水泥 2.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D.核糖与脱氧核糖是生物体遗传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苯的最简式是C6H6 B.羟基的电子式是 C.乙醛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O D.空间填充模型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又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4.丁二酮肟与Ni2+反应生成鲜红色的二丁二酮肟合镍沉淀,原理如图所示。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i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点高低:CH4 < NH3 < H2O B.第一电离能大小:I1(C) < I1(N) < I1(O) C.半径大小:r(O) < r(N) < r(C) D.形成配位键时,Ni2+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 5.有机物M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10H18O B.X→Y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C. X、Y、Z所含官能团种类相同 D.M分子中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 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A.配制银氨溶液 B.比较碳酸与苯酚酸性强弱 C.制取少量乙二酸 D.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7~9小题: 催化反应广泛存在,如豆科植物固氮、人工固氮、石墨制金刚石、CO2和H2制CH3OCH3 (二甲醚)、V2O5催化氧化SO2等。催化剂有选择性,如C2H4与O2反应用Ag催化生成(环氧乙烷)、用CuCl2/PdCl2催化生成CH3CHO。催化作用能消除污染,如汽车尾气处理、废水中电催化生成N2,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氯自由基催化O3分解形成臭氧空洞。我国在石油催化领域世界领先,高效、经济、绿色是未来催化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豆科植物固氮过程中,固氮酶能提高该反应的活化能 B.C2H4与O2反应中,Ag催化能提高生成CH3CHO的选择性 C.合成氨反应前需对原料气进行除杂,以防止H2中混有的H2S与催化剂结合使催化剂“中毒” D.SO2与O2反应中,V2O5能提高SO2平衡转化率 8.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处理: B.电催化为N2的阳极反应: C.硝酸工业中NH3的氧化反应: D.CO2和H2催化制二甲醚: 9.下列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A.氟氯烃破坏臭氧层,氟氯烃产生的氯自由基改变O3分解的历程 B.CH3CH2OH催化氧化为CH3CHO,反应过程中CH3CH2OH中的键发生断裂 C.丁烷催化裂化为乙烷和乙烯,反应过程中涉及π键的断裂与形成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由sp3转变为sp2 10.某生物质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充、放电时分别得到高附加值的醇和羧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B.放电时,正极室溶液pH逐渐减小 C.充电时,Rh/Cu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D.充电时,K+通过交换膜从右室向左室迁移 11.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溶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适量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B 将碎瓷片催化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的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验证石蜡油催化分解产生乙烯 C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20%硫酸溶液,微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少量反应后的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观察是否有银镜产生 淀粉发生水解 D 向试管中滴入几滴1-溴丁烷,再加入2mL 5% NaOH溶液,振荡后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静置。取少量水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2% AgN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