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3027

15《我与地坛》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6242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韩少功先生曾说:“这篇文章的发表,对于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以母亲为题材的作品浩如烟海,为什么史铁生笔下的母亲具有如此强烈的感人力量? 从错位关系看情感表达 《我与地坛》———史铁生 错位是指在同一情感结构中的 人物拉开了情与感的距离。 ———孙绍振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目 录 1 时间 错位 现在-当年 物是-人非 2 看见-看不见 视线错位 3 情感 错位 知道-不知道 时间 错位 -现在- -当年-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 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 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晕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思考,为什么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他”? 作者跳出来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审视曾经的自己,用第三人称来表达对昔日自己的否定。 时间 错位 -物是-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 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 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人非- 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 “又是”表现自然在时间面前的永恒性 “可是”、“已不在”、“再也不能”表现人生在时间面前的短暂性 物是人非的强烈对比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 的《 代悲白头翁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 的《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白朗宁 只有在同一时空里彼此看见,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靠近,才会有感情发生的可能 -看见- -看不见- 视线 错位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①因为自尊心,母亲的照顾无形之中会提醒他被困于一方轮椅的处境,他难堪于自己像小孩一样被照顾。 ②因为“我”一心认为自己才是世上最不幸的,认为这世上没有人能感同身受,对外在的一切都产生排斥心理,③“倔强羞涩”可能是美化后的言辞,这可能是因为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