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3497

3.3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课堂(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5996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2024,学年,2025-2026,答案,平面镜
    3.3平面镜成像特点 【知识点1】凹面镜的会聚作用 1 【知识点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环境的选择 2 【知识点3】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 3 【知识点4】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5 【题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 6 【题型2】凹面镜和凸面镜 9 【知识点1】凹面镜的会聚作用 (1)球面镜: ①概念:如果镜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样的镜子叫作球面镜。 ②分类: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2)凹面镜: ①作用:对光有会聚作用,能成放大的虚像 ②实例:太阳灶、太阳能焊接机、医生观察耳道所用的镜子等。 判断凹面镜的会聚作用,比较简答。 例:如图所示,医生检查病人的耳道时,所戴的面镜是_____(选填“凸”或“凹”)面镜;这是因为它对光线有_____作用,可把射向它的灯光会聚于病人的耳道内,照亮耳道。 分析: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聚光线会集到一处,使光变强。 解析:解:医生检查耳道时带的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凹;会聚。 点评:本题考查了凹面镜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而且本题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基础性知识,牢记即可。 【知识点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环境的选择 像的亮度:像的亮度取决于物体和环境的光线亮度关系。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蜡烛的像;若用棋子或圆斑小人代替蜡烛时,若像不清晰,可以用激光灯照亮棋子或小人,注意要照亮朝向镜面的一侧。 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环境的选择 例: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以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 (3)此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选填“蜡烛”或“烛焰”)。 分析:(1)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该实验中所研究的对象是蜡烛。 解析:解:(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做这个实验时,需用与蜡烛A大小相同的蜡烛B去与像比较大小,且还需要比较两支蜡烛到镜面的距离关系,所以该实验中所研究的对象是蜡烛A(不含烛焰部分),目的是研究其成像的特点。 故答案为:(1)较黑暗;(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蜡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记忆性知识,牢记即可。 【知识点3】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像与物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 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