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3607

第5章 第4节 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88183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量子,第三,必修,2019,科版,物理
    第4节 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教材链接] (1)光的反射 光的颜色 干涉 衍射 偏振 (2)光子 光子 (3)波粒二象性 例1 B [解析] 牛顿是光的“微粒说”的创始人,故A错误;惠更斯以为光像水波一样,也是一种波,叫光波,故B正确;麦克斯韦创立的经典电磁场理论揭示了光是一种电磁波,故C错误;光既有波动特性,又有粒子特性,即具有波粒二象性,故D错误. [教材链接] 1.整数倍 nε 2.正比 hν 3.宏观 微观 例2 C [解析] 量子表示微观世界中的不连续性观念,并不是类似于质子、中子等的微观粒子,也不是运算程序或运算速度的单位,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例3 C [解析] 光子能量与频率有关,一个光子能量为ε=hν(h为普朗克常量),N个光子的能量为Nhν,选项C正确. 随堂巩固 1.A [解析] 依据普朗克量子化观点,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地变化的,属于“不连续,一份一份”的概念的是A选项,故A正确,B、C、D错误. 2.D [解析] 普朗克认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分立的,体现了量子化,故A错误;教室里上课同学的人数,人数体现了量子化,故B错误;任一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体现了量子化,故C错误;能量不断减小的过程是连续的,不能体现量子化,故D正确.第4节 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1.C [解析] 爱因斯坦受到普朗克量子假说的启发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光的发射、传播和接收都是以一份份光子的形式进行的,由此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故A正确;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则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B正确,C错误;光在一定条件下,突出地表现出微粒性,实质为不连续性,故D正确. 2.B [解析] “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一观念,与普朗克常量h相关.故B项正确. 3.C [解析] 普朗克首先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A错误;物体的长度是连续的,B错误;对于宏观带电物体,其电荷量是量子化的,是元电荷的整数倍,C正确;根据E=hν 可知,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D错误. 4.C [解析] 根据量子化的理论可知,带电微粒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故A、B正确;带电微粒辐射和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的,是量子化的,故C错误,D正确. 5.AB [解析] 微观粒子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分立的,A正确;由ε=hν知,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B正确;频率越大,波长越短,能量子越大,绿光的频率比红光大,能量子更大,C、D错误. 6.B [解析] 普朗克的理论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一份一份的,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是分立的,故A、C、D正确,B错误. 7.D [解析] 普朗克长度为lp=,则普朗克时间为tp==,故选D. 8.B [解析] 根据公式E=hν,因能量E的单位为J,频率ν的单位为s-1,故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为J·s=N·m·s=kg·m/s2·m·s=kg·m2/s,故B正确,A、C、D错误. 9.4×1021个 [解析] 每个光子的能量为ε=hν=,故所含的光子数为n===≈4×1021(个).第4节 初识光量子与量子世界 学习任务一 光的量子化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填空. 光的量子化 (1)光的微粒说和光的波动说.光的微粒说可以解释      、      等;光的波动说可解释    、    、    等现象. (2)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光的发射、传播和接收都是以一份份    的形式进行的.后来光量子正式命名为    . (3)光既具有波动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即具有       .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爱因斯坦是光的“微粒说”的创始人 B.惠更斯以为光像水波一样,也是一种波 C.麦克斯韦以为光是一种粒子 D.光只有波动特征 [反思感悟] 学习任务二 初识量子世界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填空. 1.量子假说: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E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单位的     ,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