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知识点一、★声音的特性 1.音调 (1)概念:声音的高低可用音调来表示。 (2)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钢尺的振动 将一把钢尺压紧(不能脱离桌面)在桌面上,用相同的力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较短 钢尺振动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较长 钢尺振动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低 实验结论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3)频率 ①概念: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 ②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高。 ③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如果物体在 1s 内振动 50 次,其频率为 50Hz ④与音调的关系: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声音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举例:“女高音歌唱家” 中的 “高” 是指音调高。音调高低和声带的振动快慢有关。 (4)唱歌或演奏乐器时,需要经常改变音调。当演唱不同的音符时,人需要通过喉部的肌肉来改变声带振动的频率,从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5)超声波与次声波 ①人耳的听觉范围: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 20—20000Hz。 ②超声波:高于 20000Hz 的声波叫作超声波。应用:★超声波:B超检查;超声波金属探测仪;声呐;回声探测仪;超声雷达,蝙蝠听声辨位 ③次声波:低于 20Hz 的声波叫作次声波。应用:★次声波:蝴蝶振翅、地震、海啸、台风、探知核爆炸和导弹发射情况;大象用次声交流; ④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很不相同。大多数哺乳动物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比人类高得多。如图列出了人和一些动物能够听到和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 【注意】科学与生活 (1)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成年女人的音调一般比成年男人高。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 85Hz 到 1100Hz 之间。人唱歌时,C 调 “1”(“do”)的频率是 262Hz,D 调 “1”(“do”)的频率是 294Hz。 大象 听觉频率 / Hz 发声频率 / Hz 1 - 20000 14 - 24 (2)物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出声音,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都能被人听到,原因是人的听觉频率有一定范围,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音阶:从1、2、3、4、5、6、7音调一直升高; (4)实验:塑料尺划过木梳;钢尺振动(改变长度);琴弦松紧程度;水瓶琴;往热水瓶中倒开水。 2. 响度 (1)定义:声音的强弱(也指声音的大小)可用响度来衡量。 越用力击鼓,听到的鼓声越响亮,响度就越大。响度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2)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如图所示,将乒乓球用细线悬吊起来,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②再敲击音叉,使其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否发现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③在距离音叉较近处与较远处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听到的声音强弱有什么不同?由此可发现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用力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声音弱;用力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声音强。人距离音叉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 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波散播开来,声音就越分散,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注意】科学与生活 离声源不同距离的声音强弱:在 2m 处,单位面积上声音强弱只有 1m 处的 1/4;在 3m 处,单位面积上声音强弱只有 1m 处的 1/9。 (3)单位:科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为 dB。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