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3672

【同步提升】浙教版八上-1.5 透镜和视觉(知识点+典例+强化)(原卷+解析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208501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视觉,解析,原卷,强化,典例,知识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1.5 透镜和视觉 知识点一、透镜 1.焦距(f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种类 特点作用 图示 对光的作用 实例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会聚作用 放大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发散作用 近视眼镜 2.主光轴和光心(研究透镜时常用的科学术语) 名称 概念 图示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作主光轴,简称主轴。主光轴用点划线表示 光心 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作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注意: ①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测量这个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f。 ②焦距大小与凸透镜折射程度有关,凸透镜表面越凸,光线经凸透镜后偏折越厉害,焦距越短。 ③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3.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凹透镜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射向凹透镜的光线,如果其延长线通过另一侧虚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速记口诀:一箭穿心,过焦平行&平行过焦 4.凹透镜(发散作用,两个虚焦点): 焦点(F):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被发散,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故是虚焦点,且左右各一个。 注意: ①焦距大小与凹透镜发散程度有关:表面越凹,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作用越强,焦距越短。 ②每个凹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知识点二、★【重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实像:凸透镜能成像,像能被光屏承接,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2) 物距(u):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3) 像距(v):凸透镜到像的距离。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光具座 ①光具座的长度有限,做实验时最好选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②凸透镜最好放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便于调节物距和像距; ③调整光屏时不可再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否则会引起物距改变; ④判断烛焰的像是否最清晰的方法:光屏在某位置时,向前或向后移动光屏,像都会变模糊,则此位置即为像最清晰的位置 (2) 实验时,“三心”要在同一高度: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聚焦或用平行光是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4) 多次重复实验验是为了:排除实验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5) 实验中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几种原因: ①三心不在同一高度,烛焰的像将成在光屏的偏上方或偏下方,甚至不在光屏上 ②当u=f时,不成像;当u<f时,成虚像,且物像同侧,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③当f<u<2f,且非常靠近焦点时,虽然能成实像,但所成的像很大,像距也很大,而光具座长度和光屏的大小有限,光屏不能很好地承接到像 2.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五种光路图画法: u>2f时,2f>v>f u=2f时,v=2f,即u=v 2f>u>f 时,v>2f u=f时,获取平行光 u<f时,v>u,正大虚 3. ★【理解后必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 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像的性质 应用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f<v<2f 物像异侧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物像异侧 倒立 等大 实像 计算测焦距 f<u<2f v>2f 物像异侧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不能成像,获取平行光 粗测焦距/探照灯 u<f v>u 物像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规律总结: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二焦以外倒实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