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3675

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提优卷)(原卷+解析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68744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察觉,解析,原卷,提优卷,检测,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提升】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与重难点精练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提优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做填空题和解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声音产生、传播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手指拨动琴弦,听到琴声,此时声源是手指 【答案】B 【详解】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 C.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大小,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手指拨动琴弦,听到琴声,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此时声源是琴弦,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环境质量检测仪 B.高速隔音墙 C.工人戴耳罩 D.摩托车的消声器 【答案】A 【详解】A.环境质量检测仪只能测量噪声的等级,不能改变噪声的大小,故A符合题意; B.高速隔音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人戴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摩托车的消声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B 【详解】音叉发声时的振动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故选B。 4.如图,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舱中利用失重状态制成了一个完美的水球,我们透过水球也可以看到她的“脸”,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此时她的脸到水球的距离(  ) A.小于一倍焦距 B.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C.等于两倍焦距 D.大于两倍焦距 【答案】D 【详解】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与水球焦距的关系是大于2倍焦距,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金满湖公园里开满了色彩鲜艳的郁金香,小科将一块蓝色的玻璃片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则小科透过玻璃片看到叶和花的颜色分别是(  ) A.绿色,蓝色 B.无色,蓝色 C.绿色,黑色 D.黑色,蓝色 【答案】D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详解】蓝色的玻璃片只会让蓝色的光通过,绿色的叶反射的绿光不会透过蓝色的玻璃片,所以小科将一块蓝色的玻璃片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则小科透过玻璃片看到叶和花的颜色分别是黑色和蓝色,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盛夏时节,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觉得吵闹,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