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4182

浙教版科学九上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 培优2(含解析)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7145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解析,培优,测试,变化,教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上 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图是浙江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仙居无骨花灯 B.绍兴黄酒 C.临海剪纸 D.东阳木雕 2.研究发现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最适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的是 A.稀硫酸 B.氯化铵 C.硝酸钾 D.熟石灰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能除去油污 B.能腐蚀叶肉,可制作叶脉书签 C.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D.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小宁同学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并查阅了其有效成分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物品名称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食品干燥剂 苏打粉 有效成分 HCl NaOH CaO NaHCO3 A.食品干燥剂在吸水过程中会放热 B.苏打粉可以用于馒头的制作 C.生活中可用洁厕灵清除卫生间的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D.若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混合后呈碱性,则溶液中阴离子只有OH- 5.将一定量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若要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硫酸,可行的操作是(  ) A.取样,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 B.取样,加入少量粉末 C.取样,滴加少量溶液 D.取样,滴加少量溶液 6.科学学习小组做导电性实验,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发光,往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灯泡发光,欲使灯泡熄灭可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 A.CuSO4溶液 B.NaNO3溶液 C.NaOH溶液 D.HCl溶液 7.如图以Ca(OH)2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碱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使溶液变色的反应只有① B.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只有② C.反应④的原理可以用于改善酸性土壤 D.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以是BaCO3 8.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A.滴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B.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无色 C.加入氧化铜粉末,溶液变蓝色 D.测得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9.绘制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某同学在复习酸的通性时,绘制了名为“五彩的酸”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①表示无色酚酞试液 B.若用 Fe实现②,会得到黄色溶液 C.为得到蓝色溶液,可用 CuO 实现③ D.能用 BaCl2为例,体现酸的通性 10.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如图所示是用鸡蛋壳做的一系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证明蛋壳中含有钙元素 B.实验②中酚酞溶液变红色 C.实验③灼烧后能得到金属氧化物 D.实验④变红色是因为有碳酸生成 11.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NaOH溶液质量相同 12.小科完成图示甲、乙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溶液可能含有氢氧化钙 B.乙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一定含有盐酸 C.最终,废液缸中可能含NaCl、HCl、三种溶质 D.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 13.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蒸发结晶,滤渣洗涤烘干 B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 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钠 加入少量的氯化钙 D 验证某溶液为稀硫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