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4635

3.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课时)基础巩固--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9-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30916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练习,同步,上册,八年级,科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课时)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 B.两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相同的 C.两个实验的电路在课本中是相同的 D.两个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答案】C 【详解】A.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伏安法测量电阻”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故A错误; B.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多次测量是为了发现、总结普遍性规律;伏安法测电阻多次测量是为了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因此两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不相同的,故B错误; C.两个实验的电路在课本中都是电阻和变阻器及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和电阻并联,故C正确; D.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2.近年来超导材料(一定温度下导体电阻为零)成为全球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利用“伏安法”可以简单测量导体电阻是否为零。若导线电阻不可忽略,R为某超导材料,则下列测量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AB.因导线电阻不可忽略,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AB两种测量方式会导致测出的电压值大于R两端的实际电压,且B中无保护电阻,会导致电流过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D.电压表直接测量R两端电压,C选项串联了一个定值电阻,可防止电流过大,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 A.该实验的原理是 B.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处在B端 C.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等 D.实验中当滑片向A端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答案】D 【详解】A.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电阻的电流,所以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即B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一方面可以保护电路,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当滑片向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某同学用“伏安法”分别测量了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由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三条图线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定值电阻的图象,b是灯泡的图象 B.b是灯泡的图象,c是定值电阻的图象 C.a是灯泡的图象,c是定值电阻的图象 D.b是定值电阻的图象,c是灯泡的图象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c为正比例函数,因此c为定值电阻的图象;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为灯泡电阻的图象。 故选C。 【点睛】 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图,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为尽可能减小误差,下列关于电路图中虚线框的部分处理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接入一根导线 B.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 C.逐个串联多个定值电阻 D.逐个并联多个定值电阻 【答案】A 【详解】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为了减小误差,需要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 A.虚线框中接入一根导线,电路中只有电阻Rx的简单电路,只能测量一次电压和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