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4821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长方体纸盒的展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024)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3731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长方体纸盒的展开,教案,人教,三年级
  • cover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长方体纸盒的展开 1.通过剪、折操作,建立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与平面展开图的转化能力。 2.思考怎样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得到展开图,理解展开图中的相对面的特点。 3.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并能清晰地描述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表达在操作和思考中的发现。 理解长方体展开图中面的对应关系(相对面位置规律)。识别展开图能否折成正方体或长方体。 1.想象不同剪法得到的展开图形状,理解“剪开边数相同,展开图形状可能不同”。 2.能在展开图中准确找到原来纸盒上的6个面。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盒、剪刀、红笔。 新课导入 一、复习旧知 师生活动: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从面、棱、顶点等方面进行描述。 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回答问题。 待学生回答完毕后,进一步提问:大家有试着将它们剪开过吗? 学生思考怎样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 引出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立体图形的展开特点,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新知探究 一、出示【学习任务一】。 1.合作探究。 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三种纸盒:(1)两端开口,(2)一端开口,(3)无开口。让学生先拿起第一种纸盒。 师提示:先想一想可以剪开哪条边,再用红笔描出来,最后剪开试一试。并强调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每个面都至少有一条边和其他的面相连,要细心,不要剪断盒子的面。 小组合作尝试展开两端开口纸盒,用红笔描边并剪开将其铺平,记录剪开的边数。教师在小组活动中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讨论内容,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组内讨论结果,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肯定和补充。得出两端开口的长方体盒子只需要展开一条边就能平铺的规律。 教师分别拿出一端开口的盒子,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得出一端开口需要剪4条边并且剪法不唯一的规律。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剪无开口的盒子。 得出结论:无开口需要剪7条边,并且剪法不唯一。 总结规律: 开口类型 需要剪开的边数 两端开口 1 一端开口 4 无开口 7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想一想、剪一剪”的过程中,将纸盒的“面”从“体”中分离出来,渗透几何直观核心素养。 二、出示【学习任务二】。 1.剪一剪,说一说。 师生活动:观察对比得到结论。 师:展示课件内容,组织学生对比课件中的图片,寻找和自己小组剪开的相同的图形,组织学生讨论剪开的平面图形具有的规律。 学生:围绕自己剪开的图形,找到相同的特点。 师:围绕学生找到的共同点进行点评和补充。 结论:将长方体纸盒沿不同的边剪开,得到的图形一般也不同,但都有3组相同的面,每组中的两个面不相连。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让学生观察比较长方体剪开后的平面图形,发现长方体面与面之间的关系,促进直观理解,渗透几何直观核心素养。 三、出示【学习任务三】。 1.折一折,说一说。 师生活动:组织学生将展开的平面图形还原成原来的立体图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6个面。再组织学生展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得出怎样在剪开后的图形上找到原来纸盒上的6个面。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折一折、说一说”的过程中,促进直观理解,培养学生推理意识的核心素养。 四、出示【学习任务四】。 1.拓展探究。 师生活动:由长方体是如何剪开的拓展探究如何剪开正方体。 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中正方体的不同剪开方式,呈现的平面图形:如“141”型、“231”型、“222”型、“33”型,并详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