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5062

八上第二章 第1节 力 举一反三(含解析)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9058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1节,举一反三,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力 考点一、力及其作用效果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总是跟两个物体相联系,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如果离开物体是不可能有力的作用的。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推、拉、提、压等作用时,另一物体就会受到这种作用,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3.探索活动:力的作用效果 实例 受力物体 受力情况 现象及分析 用力挤压塑料瓶 塑料瓶 压力 塑料瓶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受到力的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 用力拉或压弹簧 弹簧 拉力或压力 弹簧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运动员将标枪投出 标枪 推力 标枪由静止变为运动 受到力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 足球 阻力 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在铁球运动方向的一侧放磁铁 铁球 吸引力 铁球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探究归纳:从上表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效果有: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意】(1)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如两正方体木块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木块虽然接触,但它们之间若没有挤压,就没有发生相互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相隔一定距离的小铁钉)。 (2)力的产生不能脱离物体,当发生力的作用时,总有两个物体存在,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也是受力物体。 典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②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③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④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变式1:如图所示,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汽车 B.地面 C.绳子 D.双脚 变式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 C.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变式3: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共设40个竞赛大项,包括31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运项目,温州赛区承办龙舟和足球比赛。下图为龙舟、足球、射箭和公路自行车的体育图标,根据描述,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①划龙舟时用力划水,龙舟向前进 B.②踢足球时用力踢球,球飞出去 C.③射箭时用力拉弓,弓弦弯了 D.④用力踩脚踏板时,自行车加速前进 考点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相互作用力 用手提书包时,手会感受到书包向下的拉力,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又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果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就叫反作用力。】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典例1:中国姑娘郑钦文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获得网球女单冠军,她用球拍击球时,网面和球同时发生了形变,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击球后,球的运动轨迹会发生改变,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变式1: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使人前进的力是 (  ) A.人受到的浮力 B.水的阻力 C.手、脚对水的力 D.水对手、脚的向前的力 变式2: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向前进,使人前进的力是(  ) A.人受到水对他向上的浮力 B.手和脚对水的作用力 C.水的阻力 D.水对手和脚向前的动力 变式3:小明在学习了火箭发射的原理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