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第1课时 水系与水文 下图为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西北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B.越往北,河流的结冰期越长 C.①珠江水量最大、汛期最长 D.⑤塔里木河地处非季风区,含沙量最大 2.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汛期按照长短排列,正确的是(D)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距今200万~20万年前,青海湖形成并与黄河水系相通,13万年前,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青海湖演变成今天的样态。近年来,青海湖的水位不断上升,有人认为500年后青海湖或有可能再次流入黄河,成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下图为青海湖周边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200万~20万年前,青海湖属于(C) A.大洋区 B.内流区 C.淡水湖 D.咸水湖 4.青海湖位于我国(A)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准噶尔盆地 D.内蒙古高原 5.近年来青海湖水位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有(D)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跨流域调水 ③地壳强烈上升 ④大气降水 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跨学科·语文)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些关于河流的诗词标注在地图上对应的位置,得到了一张“诗词水文地图”。读下图,完成6~8题。 6.我国河流具有“三万里河东入海”景象的主要原因是(D) A.纬度高低不同 B.季风气候影响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势西高东低 7.《念奴娇·昆仑》中写到“夏日消溶,江河横溢”。“江河横溢”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D)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8.乘船能够“轻舟已过万重山”,其主要影响因素是(D) A.风力强劲 B.江面开阔 C.河道笔直 D.地势变化 9.(关注时事 思维推演)2024年3月30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持续降雨天气,使鄱阳湖水位连续几日涨幅均超过0.5米,往日裸露的滩涂和岸边水草已被湖水淹没。下图为鄱阳湖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线索一:鄱阳湖的生态效益 (1)鄱阳湖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列举其一条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蓄洪抗旱,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任答一点即可) 。 线索二:鄱阳湖水位上涨 (2)鄱阳湖水位快速上涨,试分析其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有利影响:有利于为湖区周边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提升渔业资源繁殖能力以及湖区通行能力;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增加水鸟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改善湿地质量,增加湿地面积,有效调节当地气候;等等。不利影响: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线索三:候鸟来鄱阳湖越冬 某文中写道:“2023年10月底,经过万里跋涉,我与大批候鸟群终于抵达了鄱阳湖畔的上饶市余干县康山垦殖场……水草丰茂,螺蚌满滩,这里有千亩美味的‘候鸟食堂’,也有守护候鸟安全的‘卫士’,还有救助站随时提供‘医疗服务’……” (3)每年秋冬时节有大批候鸟来鄱阳湖越冬,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气候温暖,适宜候鸟过冬;水草丰茂,螺蚌满滩,候鸟食物丰富;人类对候鸟的关爱及安全守护;等等。 我的建言献策 (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实践中保护环境。请你为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建立候鸟和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湖(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废水排放,治理水污染;等等。 第2课时 长江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之歌》气势恢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歌词中“雪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A) A.青海 B.四川 C.湖南 D.江苏 2.长江注入(C)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024长沙中考)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读图,完成3~5题。 3.长江保持水土功能最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