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5175

第四单元《乡土中国》导读课件(共6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19234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四,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乡 土 中 差序格局/礼治秩序 费孝 通著 国 第一节 全书导读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一)中国人发朋友圈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我有一个捷克的留学生朋友,有一次我们聊起天来,他小心翼翼地问我,“在中国,每个人都用‘朋友圈’吗?”我告诉他,几乎每个人都在用。他皱着眉头一脸疑惑,表示“朋友圈”的规则简直是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只能在朋友间可见,而且评论必须在互为好友的人之间才可见。他还举了Facebook的例子,说他更习惯于广场式的社交软件。 我特别能理解他的疑虑,因为封闭式的“朋友圈”确实是一个极具中国本土性的社交工具,它的滥觞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乡村里。 --费孝通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二)中国人为什么爱种菜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中国人的种菜天赋惊呆老外!》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三)为什么我们那么重视籍贯?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乡土中国 12血缘与地缘》 公民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 ———公安部公通字 [1995]91号文件 一、费孝通简介 费孝通(1910 年 11 月 2 日 - 2005 年 4 月 24 日),江苏吴江人,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后转入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深造。 费孝通的学术生涯成就斐然。他曾深入中国多地进行社会调查,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其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代表作品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先后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 “马林诺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 “赫胥黎纪念奖章” 和 “大英百科全书奖” 等。 一、费孝通简介 【学术成就】中国社会学奠基者,《江村经济》《乡土中国》被许多西方大学列为社会学必读书籍。 【社会贡献】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文化贡献】倡导的“美美与共”的文化原则与西方的文化冲突论两相对立,为全国文化融合贡献了全新的东方智慧。 阅读方法指导: 明确文学著作和学术著作不同的阅读方法和功能。 1. 逻辑阅读:理清脉络和论证路。 2. 文义阅读:掌握重要概念和作者观点。 3. 批判阅读:用著作观点反观社会,形成批判性思维。 《乡土中国》的目录 8.《礼治秩序》 9.《无讼》 10.《无为政治》 11.《长老统治》 12.《血缘和地缘》 13.《名实的分离》 14.《从欲望到需要》 1.《乡土本色》 2.《文字下乡》 3.《再论文字下乡》 4.《差序格局》 5.《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6.《家族》 7.《男女有别》 第一部分: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包括篇章: 1.《乡土本色》 2.《文字下乡》 3.《再论文字下乡》 《乡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