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5676

Unit 3 A Day to Remember 第2课时 Section A (2a-2d)(教学设计)英语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9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1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Unit,七年级,2024,学制,五四,教版
  • cover
英语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上册 Unit 3 第2课时 Section A (2a-2d)(教学设计) 科目 英语 授课教材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授课题目 Unit 3 A day to rememberSection A (2a-2d) 课时课型 第 2 课时听说课 主题情境 人与自我 授课教师 语篇研读 【What】本课语篇为一段关于班级植树活动的对话,围绕 Lin Tao 与 Sarah 的交流展开。对话中,Lin Tao 详细描述植树的完整流程:提前准备铁锹和水桶、现场挖坑放树苗、填土浇水,还提及中途工具不足时与同学互助的小插曲;Sarah 分享自己扶树苗时的紧张与完成后的自豪,两人共同感叹 “亲手种树让这一天格外难忘”,呈现一次充满协作与成就感的集体实践经历。 【Why】该语篇旨在传递 “实践体验与同伴协作” 的价值: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体力劳动的过程与收获,理解 “亲手付出带来独特记忆” 的道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团队互助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意识与环保观念。通过对话学习,学生既能巩固一般过去时在 “描述动作顺序” 中的运用,又能掌握 “用连接词梳理过程” 的表达技巧,为后续分享个人难忘经历奠定语言基础。 【How】对话采用日常交流形式,以 “提问 - 回应” 推进内容:Sarah 以 “How was your class tree-planting activity ” 开篇,Lin Tao 用 “First...Then...Finally...” 等连接词按时间顺序描述流程,穿插 “We didn’t have enough shovels, so Tom shared his with me” 体现协作;情感表达通过 “my hands were sore but I felt proud”“this day will stay in my mind” 自然流露。整体语言简洁易懂,符合七年级学生表达水平,同时融入动作类词汇与连接词,为听说训练提供清晰素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课时已掌握一般过去时的基础动词变形(如 dig-dug, water-watered),能简单描述单个动作,但在连贯讲述多步骤活动(如植树的 “挖坑 - 放苗 - 填土”)时,易遗漏连接词(first, then)导致逻辑混乱;听力中难以快速捕捉 “动作顺序” 与 “事件转折”(如工具不足)的关键信息;口语表达时,对 “过程描述 + 情感抒发” 的结合能力较弱,需通过结构化听力任务与范例模仿提升能力。 课标要求 在劳动实践主题对话中,听懂发音清晰的口语内容,提取动作顺序与情感相关的关键信息。 能运用一般过去时与连接词(first, then, finally),连贯描述活动过程,开展简短交流。 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角色扮演,模拟日常对话场景,语音语调基本规范。 口语表达中能使用准确的动作词汇与情感描述,传递完整语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识别对话中植树活动的动作顺序(准备 - 实施 - 收尾)、协作细节及人物情感变化,理解 “亲手实践让经历难忘” 的内涵,全面把握对话核心信息(学习理解)。 借助 “动作流程表” 梳理植树的关键步骤与互助情节,用 “First...Then...Finally...” 的句式向同伴复述对话内容,提升信息整合与口语表达的逻辑性(应用实践)。 3. 结合自身参与过的劳动活动(如打扫社区、种植盆栽),用一般过去时与连接词描述活动过程及感受,完成简短对话创作与展示(迁移创新)。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 “动作流程表” 梳理植树对话的步骤与情感,掌握 “听对话抓动作顺序、用连接词述过程” 的听说方法。 难点:结合个人劳动经历,用准确的一般过去时、连接词及情感词汇(如 sore, proud)连贯描述过程,确保对话创作自然、逻辑清晰。 核心语言 【核心词汇】dig(挖,过去式 dug)、sapling(树苗)、shovel(铁锹)、bucket(水桶)、fill(填,过去式 filled)、water(浇水,过去式 watered)、sore(酸痛的)、proud(自豪的)、cooperate(合作,过去式 cooperated)、memorable(难忘的) 【核心句型】First, we prepare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