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6035

【2025新教材(秋季)】8.1 坚守公平(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6742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新教材,教材,秋季,坚守,公平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第一框 坚守公平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了解公平的内涵及其价值,理解公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道德素养:树立公平意识,以公平之心待人,不偏袒、不歧视他人。 健全人格:理性看待公平的相对性,培养追求公平的坚定信念。 法治观念: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的基本途径,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公平。 责任意识:主动捍卫公平,用合理方式应对不公,参与营造公平环境。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公平的基本内涵,理解公平的价值,努力追求和捍卫公平。 2.提高对公平与非公平的辨别能力,提升在学习和生活中坚守公平的能力,敢于对不公平的行为说“不”,能够自觉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 3.认同维护公平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懂得法律是维护和实现公平。的基本途径,增强维护公平的责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树立公平意识,以公平之心待人,主动捍卫公平。 教学难点:理性看待公平的相对性,用合理方式应对不公,参与营造公平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电影《第二十条》片段,思考:视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过渡: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公正即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公平正义是勇担社会责任的体现。那么,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公平和正义具有怎样的价值?我们如何坚守公平、守护正义?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坚守公平》。 二、自主学习 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66-70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什么是公平? 2.公平具有怎样的价值? 3.如何坚守公平? 三、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一:什么是公平? 【生活观察】P66,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建设高质量学生资助体系,坚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有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我国建立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为小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杂费,新设立中职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启动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同时,我国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受助需求变化等实际,多次调整和完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资助政策和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群体倾斜,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小组合作讨论:我国为什么要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提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①公平的角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体现了公平原则。“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有利于保障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等 ②学习(受教育权)的角度: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③党和国家的角度:我国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和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推动教育公平。 【观看视频】:《什么是公平》,思考: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都要按照规则办事。 【课堂归纳】(笔记) 1.什么是公平? ①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②在社会生活中,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