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素养目标 许多人认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离我们很远,与我们的生活无关。事实上,两极地区与我们息息相关 想一想 为什么国际社会特别关注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特别关注。 自然环境 在地球的最南端有一片广袤的大陆,这就是南极大陆。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合称南极洲。南极大陆95%以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平均厚度为2000多米,最厚处可达4000米以上。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寒冷、风力最强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烈风、酷寒、降水稀少是南极大陆的主要气候特征。 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斯瓦尔巴群岛面积约6.1万平方千米,挪威、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荷兰、韩国、日本和中国9个国家在这里设立了考察站。 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面积约220万平方千米,90%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 白令海峡是北冰洋与北太平洋之间的唯一通道,最窄处约 85千米,由俄罗斯探险家白令首先发现。 英格尔菲尔德 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的气温较高,但大部分地区也常年被冰雪覆盖。年平均降水量100~250毫米,风速较小,大陆沿岸的平均风速只有每秒10米。沿海地区生长着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 图8-16北极熊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主要栖息在北冰洋地区。 科学考察 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可作为人类的后备自然资源库。 贼鸥是一种褐色的海鸥,是企鹅的天敌,在企鹅的繁殖季节经常袭击企鹅的栖息地。 南极海豹有漂亮的皮毛和用来御寒的厚厚油脂,18、19世纪曾惨遭大规模猎杀。 巴布亚企鹅是企鹅家族中游泳速度最快的种类,也是鸟类中当之无愧的游泳冠军。 蓝鲸是世界最大的哺乳动物,北极至南极的海洋中都有分布,南极数量较多。主食磷虾。 南极磷虾喜冷水环境,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能通过粪便把大量的碳固定在海底。 图8-17南极野生动物 南极地区是地球科学的研究“圣地”。这里特殊的自然环境是科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包括极地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南极地区既影响全球气候,又深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相互作用也值得深入研究。 19世纪上半叶人类发现南极大陆之后,便开始南极探险和进行科学考察。 图8-18阿蒙森 挪威极地探险家,1911年12月14日到达90°S,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 图8-19斯科特 英国极地探险家,1912年1月17日到达南极点。今天位于南极地区的阿蒙森-斯科特站是以阿蒙森和他的姓氏命名的。 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队,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中国于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地区的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一长城站。目前,中国已经在南极建立了5个科学考察站。 图8-20国际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大陆 1990年3月3日, 国际科学考察队 首次合作 徒步横穿南极大陆并获得成功。 利用钻孔机从冰层钻取冰芯,可以获得南极地区过去降水、气温等地理信息。 从飞机上发送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测量南极大陆岩石上的冰层厚度。 1985年2月 (62°12'59"S,58°57'52"W)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1989年2月 (69°22'24"S,76°22'44"E) 2009年1月 (80°25'01"S,77°06'58"W)海拔4087米 2014年2月 (7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