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章 功与机械能 第二节 功率 ★课堂引入 观察下面图片,思考问题 在相同时间内,用挖掘机挖土要远远快于人用铁锹挖土。这说明工作时间相同,但做功不同。 小明上教室,通常需要1.5min。如果他跑步上教室只需要40s。小明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相同,但做功快慢不同。 由此可知,要想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除了做功大小外,还要看做功所用时间。 第二节 功率 情境导入 一头牛一天能耕五亩田地 比一比:谁做的功快 一台耕地机一天能耕约20亩田地 一、做功快慢的比较 第二节 功率 新课探究 一个农民一天能收割一亩水稻 一部收割机一天能收割数十亩水稻 比一比:谁做的功快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做相同的功,用时短的,做功快 相等的时间,做功多的,做功快 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速度 v 比较方法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二者都不同,比较比值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功率 P 相同做功比较时间 相同时间比较做功 二者都不同,比较比值 控制变量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搬砖到二楼,每块砖物重为10 N,楼高为 3 m,他们搬砖的数量和所用的时间如下表: 甲 乙 丙 砖数(块) 20 20 15 做功(J) 时间(min) 10 20 20 甲、乙、丙做功分别是多少? 600 450 600 甲、乙、丙做功谁最快?谁最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比较做功快慢的一般方法 甲 乙 丙 砖数(块) 20 20 15 做功(J) 时间(min) 10 20 20 600 450 600 60 30 22.5 功与做功时间的比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J/min) 功 做功时间 甲做功最快,丙做功最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功率:功与做功所需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单位: 国际单位:瓦特 ,符号 W 常用单位:千瓦 (kW)、兆瓦(MW) 换算关系: 1kW=103W 1W=1J/s P = W t 功率= 功 时间 二、功率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计算功率的另一公式: P=Fv F———物体所受的力 v———物体的运动速度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一般机器上都有一个小牌子叫做铭牌,上面标有一些数据,功率是其中的一项。 型号:5C11 流量:52m3 /h 吸程:10m 功率:1.2kW 功率1.2kW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在1s内做功1200J。 抽水机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功率70 W表示:在1 s内做了70 J的功。 功率70 W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题:大石头质量为6 t,起重机的吊钩在15 s 内将大石头匀速提升了 1 m,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多少? 解 :因为起重机匀速,大石头所受的拉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即F = G = mg = 6×103 kg×10 N/kg = 6×104 N 石头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 =1m 拉力做的功是:W = Fs = 6×104 N ×1 m = 6×104 J 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计算功率的另一公式: F表示物体受的力,v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 适用条件:F与v在同一条直线上。 P = W t = Fs t = Fv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思维拓展 物体受拉力F,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的功率: 为什么汽车上坡时,司机经常用换挡的方法减小速度? 分析:机车发动机的功率一般是一定的(保持不变),牵引力的大小和运动速度成反比。减少车辆的速度就会使车辆的牵引力增大;反之,增大车辆的速度就会使车辆的牵引力减小。 P = W t = Fs t = Fv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题:山娃家住农村,爷爷想买一台离心式水泵,把水抽到高出水面30m处容积是50m3的储水池中,要求1h能把储水池充满即可。爷爷让山娃算一算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