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6673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教学课件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7102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课件,初中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升旗时,升旗手向下拉绳,旗子却向上运动,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情境导入 如图,在完成类似于升旗,吊木箱等需要提升重物的任务时,我们常常用到滑轮这种简单机械,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滑轮! 一、滑轮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新课探究 1.定义:周边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凹槽 轴 小轮 滑轮的定义 2.实质:连续转动的杠杆。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什么是定滑轮 工作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二、定滑轮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定滑轮的特点 F1=2N h物 s绳 s绳=h物 F2=2N 1.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2.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 F G物 0 l1=l2 l1 l2 F=G物 定滑轮实质上是个等臂杠杆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定滑轮的特点 如图,用不同方向的力拉动重物,弹簧测力计读数不变。这说明使用定滑轮力的方向改变时,大小不变。 定滑轮的应用如图所示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什么是动滑轮 工作时,滑轮位置跟被拉动物体一起运动 动滑轮特点 F1=10N 1.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一倍的距离; 2.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G h物 s绳 F2=5N l2 l1 l2=2l1 F=G总/2= (G物+G动) /2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三、动滑轮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F2 F1 F3 D [练一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 在图中,货物 G 重为 100 牛,若不计滑轮的重力,不考虑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由 a 图装置拉,拉 力 F1 = _____牛; 由 b 图装置拉,拉 力 F2 = _____牛。 F1 F2 a 100 50 b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讨论与思考 观察下面两组滑轮组,分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左图,不省力,只改变了力的方向; 2.右图,省力又改变了力的方向。 四、滑轮组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常见滑轮组 图中是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的绕法。 左图,n=2,拉力F=1/2G; 右图,n=3,拉力F=1/3G。 G n=2 G n=3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重物由直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几段绳子共同承担, 拉力 (不计摩擦)。 结论: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拉绳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不计动滑轮、绳重及机械间的摩擦)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00 1.如下图(a)所示,物体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 N。(不计摩擦) 2.如下图(b)所示,物体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 N(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 图(a) F 图(b) 100 50 练一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一名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500 N的重物,动滑轮重1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 m,则重物上升了___m。 170 2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F2 F1' O l1=l2 l2 l1 F1'' F1 F1' F1=F1'=F1''=G 拓展1:定滑轮中,若拉力斜向下或水平,F=G吗?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拓展分析 拓展2:动滑轮中,若拉力斜向上或水平,F如何变化? F1'' F1 F1' l1>l1'>l1'' l'1 l1 l''1 F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