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二节 力的合成 观察下列图片,从力的角度分析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一群小黑蚁才能搬动的树叶,只需要一只大黄蚁就可以搬动它 第二节 力的合成 情 境 导 入 众多船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以上的分析,同学们发现什么? 像以上两组图片中的那样,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合 力 一、合力 新 课 探 究 第二节 力的合成 F2 F1 F ____是_____的合力; _____是___的分力。 F 、F2 F1 F 、F2 F1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下列生活现象中,假设左右两图作用效果完全相同,大人施加的力与两个小孩各自施加的力,哪个相对而言是合力,哪个相对而言是分力? 大人施加的力 是合力 每个小孩施加的力 是分力 观察与思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一匹马施加的力 是合力 每匹小毛驴施加的力 是分力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图中的车受到 和 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那么,推力和拉力的合力是多少呢? 拉力F1 推力F2 说说你的猜想 观察与思考 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如图,悬在空中作业的工人同时受到重力G和拉力F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重力和拉力的合力又该怎样计算呢?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F G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利用橡皮筋在拉力F 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的特点,设计实验. (2)根据合力的定义,在作用效果相同条件下,实验中的橡皮筋的伸长是相同的,并做好记录. 实验器材:橡皮筋、细绳、滑轮、钩码. 实验设计: 实验与探究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橡皮筋原长AE,它在同方向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伸长到AE′,记录下此时F1 、F2的大小和方向. 进行实验:1. 同方向F1和F2的合力 (2)撤去力F1、F2后,用 F 作用在橡皮筋上,使橡皮筋也伸长到AE′,记录下此时 F 的大小和方向.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反方向F1和F2的合力 (1)橡皮筋原长AE,它在两个方向相反的F1、F2作用下伸长到AE′,记录下此时F1 、F2的大小和方向. (2)撤去力F1、F2后,用 F 作用在橡皮筋上,使橡皮筋也伸长到AE′,记录下此时 F 的大小和方向.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 F1 / N F2 / N F / N F1 与 F2同向 大小: 大小: 大小: 方向: 方向: 方向: F1 与 F2反向 大小: 大小: 大小: 方向: 方向: 方向: (1)当F1与F2方向相同的情况下,F1 、F2和 F 之间的大小与方向的关系. (2)当F1与F2方向相反的情况下, F1 、F2和 F 之间的大小与方向的关系. 1 N 2 N 3 N 1 N 4 N 3 N 向右 向左 向右,与F1 、F2方向相同 向右 向右 向右,与F1方向相同 分析与论证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结论: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F 合= F1 +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F 合= F1 – F2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误差分析: F1=2N F2=1.8N F=4N F1=2N · F2=3N F1=6.8N F=4N 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拓展: 同一直线上的三力合成:一个原则:合力方向和最大的那个(或那两个同向和最大的)保持一致;其他也和二力合成一样进行力的大小的加减运算。(*这里可以视情况提物理量的矢量运算)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车受到的合力是: F 合= F1 +F2 F浮 G 正在下潜的潜水艇受到的合力是: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