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二节 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北京奥运冠军张娟娟在射箭比赛中 号称梦之队的中国跳水女队在3米板跳水比赛中 第二节 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情 境 导 入 撑杆跳 蹦床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1. 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体积发生的改变 例如: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 软的物体能看见形变,那么坚硬的物体能否发生形变呢? 问题 一、形变 第二节 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新课探究 试一试 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形变的分类 按对外表现形式上分 拉伸形变(或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等。 按可否恢复原状分 非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在停止受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即使撤去作用力,物体也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观察 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变弯的跳板、拉长的弹簧、压缩的弹簧都能自行恢复原状 弹性形变: 物体变形后可以恢复原状的形变。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用力分别弯折铜丝和捏橡皮泥,松手后,你发现形状有什么变化? 发现:松手后不能恢复原状。 物体受力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形变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4.弹力的方向: 垂直于物体的表面,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3.弹力发生的位置: 物体的接触面上 二、弹力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5.几种常见的弹力 (1)变弯的跳板能把运动员弹起来 F支 (2)拉长的弹簧对手有向下的拉力 F拉 (3)压缩的弹簧对手有向上的推力 F推 (1)被压弯跳板发生弹性形变,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支持力F支。 (2)拉长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手有向下的拉力F拉。 (3)压缩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手有向上的推力F推。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物体和桌面同时发生了微小的形变,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5)悬挂着的电灯,电灯和绳子同时发生微小的形变。绳子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绳子的拉力。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探究 1.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2)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静止时测量弹簧的总长度,填写在记录表格里。 (3)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前面的过程。 三、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次数 拉力F/N 弹簧的长度/cm 弹簧的伸长量/cm 1 1.0 6.0 2.0 2 2.0 8.0 4.0 3 4.0 12.0 8.0 弹簧的原长L0=4.0cm 每个钩码重0.5N (4)记录数据 (5)数据处理:描点连线,得出图像 (6)结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结构:如图所示 (3)性能 量程: ; 分度值: ; 0 ~ 5 N 0.2 N (4)原理: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指针 挂钩 弹簧 刻度盘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5). 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②调: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不在,应调零。 ③测: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的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④读: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4N 练习 读一读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探究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