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6709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课件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3103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声音,特性,教学课件,初中,物理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声的世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小鸟清脆叫声特别动听 泉水叮咚声非常悦耳 情景引入:观察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情 境 导 入 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使人愉快的 声音叫做乐音。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 声音叫做噪声。 一、乐音与噪声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新 课 探 究 乐音 噪声 物理角度 环境保护角度 波形 乐音和噪声的区分 发声体做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乐音的特征 响度 定义: 人们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我们生活中常说的“音量”,指的就是响度,所以响度也是指声音的大小。 思考:要使鼓声更响一些,你会怎么做?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响度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半人马星系 猜想与假设 鼓声的强弱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图所示,敲击音叉使之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观察音叉振动的情况。 1.实验器材:细线、乒乓球、音叉等 2.实验过程: ①用细线拴住乒乓球,悬挂在铁架台上。 ②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听一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乒兵球,观察现象。 ③用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再听一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同时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乒乓球,观察现象。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探究结论 几次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决定响度的因素 ①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②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声音是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人 距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注意: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不同,人们听起来的感觉是不同的。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人正常说话的声音约为 40 50 dB; 人感觉最舒适的声音响度约为 30 40 dB; 0 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响度与人的听觉感受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音调】 实例: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 。 音调 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三、音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探究】 音调的影响因素实验1 猜想 实验 结论 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比较钢尺振动的快慢以及发声的音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探究】 音调的影响因素实验2 猜想 实验 结论 卡片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用相同的力让卡片从梳子齿上面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听两次发出声音的音调有什么不同。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猜想 实验 结论 【探究】 音调的影响因素实验3 齿轮的齿数越多,卡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用卡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听听发出声音的音调有什么不同。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结论 音调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来表示,称为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 物体在 1秒内若振动 100次,频率为 100Hz。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频率是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声音高 声音低 音调不同的两种波形比较 注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