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1677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共3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27366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31张,斯大林模式,共产主义,战时,20课
  • cover
课件31张PPT。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018-11-15俄国(苏联)发展线索沙俄苏俄苏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212018-11-15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中的战斗机,oh yeah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内容: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1918———1920) ●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列宁的探索2018-11-15lyu⑶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 ⑴?国土被敌人控制,反革命活动猖獗⑵工厂停工,人民挨饿 形势严峻思考: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面临怎样的形势?2018-11-15余粮收集制大中小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普遍义务劳动制 强制劳动生产资料 公有制计划经济、取消货币、商品和贸易 无私奉献、按劳分配直接过渡2018-11-15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 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配给制,城市居民的口粮按等级定量供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普遍劳动义务制,保证了劳动力的供给2018-11-15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阅读下列表格,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余粮收集制。保证军粮供应,但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评价:2018-11-15●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积极: 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 2、局限性: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2018-11-15 “ 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 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 起来反对苏维埃。”列宁倾听农民的意见2018-11-15 大锤世界 农民:粮都被抢光了! 富农:算了吧,大冬天的,我用100卢布连口酒都换不到! 工人:那算什么,工资都长毛了,我们还得天天义务劳动! 资本家:我斗了一辈子牛了,这回都被牛斗倒了! 士兵:这个达人心中同时住着天使与魔鬼,现在天使飞走了,魔鬼统治着我们! 异口同声:土地是我们的,粮食是你们的;池塘是我们的,鱼是你们的;森林是我们的,木材是你们的。 “打倒布尔什维克党!” 根因:直因:海军基地兵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适应战后需要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标志:1921、3 俄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列宁的探索内容: 探讨: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2018-11-15 新经济政策 ———让钱钱飞 2018-11-15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按劳分配制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2018-11-15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高度集中,行政管理。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2018-11-15新经济政策的作用积极方面消极方面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形势渡过危机,巩固政权探索了一条在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018-11-15【问题引导】 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演变中你可以得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