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章 走进实验室 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基础 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基础 很多时候感觉是不准确的! 为了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我们需要将待测量与公认的基准进行比较,这个过程就叫作测量。而这个公认的基准叫作单位。 为了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此外,大会还规定了时间、长度和质量等多种物理量的基本单位。 还有哪些长度单位? 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基础 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他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 分米 厘米 微米 毫米 dm km cm mm μm nm 纳米 1cm 1dm 1m 长度的单位换算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单位换算的步骤 先“换” 后“算” 物理量的原数字不变,原单位与换用单位之间进行等量代换 将各物理量单位前的数字进行化简运算 单位换算的步骤 (1)600m=_____μm 600m= 600×106 μm= 6×108 μm (2) 180m= km 180m= 180×10-3km = 0.18km 不同物体的空间尺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刻度尺 三角尺 盒尺 刻度尺的使用 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 0~8cm 1mm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它的量程是多少? 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1)会认 0 1 2 3 4 5 6 7 8 cm 刻度尺的使用 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2)会选 刻度尺的使用 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3)会放 甲 乙 刻度尺的使用 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示)。 丙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4)会看 刻度尺的使用 (5)会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78cm 刻度尺的使用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8cm。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刻度尺的使用 准确值为: 估读值为: 单位为: 。 此时物体长度为: 。 2.7 2.78cm cm 0.08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会记 刻度尺的使用 图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 3.80cm 0 1 2 3 4 5 6 7 8 cm 特殊的测量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1)测多算少法(累积法) 特殊的测量方法 (2)相互配合法(卡测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特殊的测量方法 (3)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A′ B′ A B 地图测绘仪 课堂总结 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长度的测量 单位:m、km、cm等 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测量:实验探究的基础 特殊的测量方法 当堂检测 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当堂检测 1.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