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1705

第14课 春 教案+学案 (4份打包)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517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4课,教案,学案,4份,打包
    《春》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清新优美、口语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把握作家的思想感情脉络,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去欣赏春天之美。(板书课题,作者) 二、字词美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词;感受春天之美。 朗润(rùn) 捉迷藏(cáng)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卖弄(màinong) 应和(hè) 薄烟(báo) 黄晕(yùn) 撑伞(chēng) 披着蓑(suō) 戴着笠(lì) 抖擞(sǒu) 三、图画美 师:文中依次描绘了几幅动人的春天画面?请你为每幅画起个名。 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师:文中的几幅图画都很美,你喜欢哪一幅 请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何喜欢这幅图 (点出每幅画中景物的特点) 明确:①春草图 草———嫩、绿、满、软(生机勃勃) 人———坐、躺、滚、踢、跑、捉(喜悦、高兴) ↓ 人与自然的和谐 ②春花图 树上繁花→树中昆虫→树下野花 高低结合 眼前花儿争春→想象结果实 吧 虚实结合 花的色彩→花的味道 色味结合 像星星眨呀眨→暗写风与太阳 明暗结合 ↓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③春风图 柔和(不寒、抚摸) (触觉) 引用、比喻、拟人 ———(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芳香(泥草、花香) (嗅觉) 和悦(鸟鸣、轻风流水、笛声) (听觉) ↓ 运用各种感觉描绘春风柔、暖 ④春雨图 一下就是三两天 绵长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细密 ……一层薄烟 轻盈 ↓ 抓住特点描绘春雨的“润” ⑤迎春图 人人迎春:城乡 老小 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 舒活 抖擞 → 一年之计在于春 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 四、情感美 盼春 急切 春 绘春 热爱 送春 赞美 五、音乐美 师:文中的语言美体现在哪里? 明确:叠词的运用 动词、形容词的运用 排比句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六、结构美 盼春 结构美 绘春 春 草 图 春 花 图 春 风 图 春 雨 图 迎 春 图 赞春 对 大 自 然 的 喜 爱 和 赞 美 之 情 作业布置:写春 运用今天学过的写景方法,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画,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春》学导单(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品读文章,赏析文中优美语句。(直接批注在书上) 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 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赏析:作者充分运用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来描绘郊野上春天的气息,充分调动多种感 官多角度描写景物,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郊野初春的喜爱与欢喜。 批注要求: ①请你标出文中每一句的描写角度 ②请你标出本文段中运用了修辞的句子,并指出到底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活动方案: 活动一:本文的语言非常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抓住几个精彩的地方感受本文语言的特色。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可不可以删去一个“盼望着”?两个“了”字表达作者的什么心情?)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中的“偷偷”和“钻”写得很精彩,你能说一说它们各自写得好在哪里吗?)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中的一个“闹”字可以不可以换成“叫”为什么?) (4)“吹面不含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5)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自己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