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汽化和液化 一、单选题 1.“元宵节”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煮汤圆的过程中涉及了许多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锅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不变 B.锅边沿冒出的“白气”实质是水蒸气 C.锅中的水沸腾后的温度一定是100℃ D.锅中汤圆温度升高,它所含热量增加 2.下列日常生活中采取的措施,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 A.刚洗过的锅上有水珠,用火烤一烤 B.将湿手帕晾在通风处 C.扫开篮球场上的积水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3.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园中的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理是( ) A.提高了水的沸点 B.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D.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4.《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5.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锅中烧水,过一会水沸腾,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水沸腾时不需要加热 B.东北地区冬季比较寒冷,早晨起来看到窗玻璃外侧有美丽的冰花形成 C.寒冬,堆好的雪人,过了几天发现变小了,是因为雪吸热后熔化 D.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是由于冰箱外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6.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形成 C.滴水成冰 D.雾凇结成 7.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铁圈B确定其高度时,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B.给水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一定升高 C.由图乙知,当地气压可能低于标准大气压 D.水沸腾后,移走酒精灯水的沸腾立即停止 8.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9.在冬天和夏天,许多时候小轿车的挡风玻璃会出现一层“水雾”,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对于这一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冬天开热风空调,目的是将挡风玻璃温度提高,以消除并防止“水雾”再次产生 B.夏天开冷风空调,目的是将挡风玻璃温度降低,以消除并防止“水雾”再次产生 C.冬天的“水雾”出现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 D.不论冬天或夏天“水雾”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10.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C.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D.冬季在手上涂抹油脂护手霜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周围的白气形成原因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 12.煮鸡蛋用水,而炸油条用油,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需要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油和水的 不同。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一下,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选填“冷”或“热”)水管。 13.发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