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7522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189481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课,中华,文明,起源,教学课件,初中
    (课件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论证为可信的历史 位于河南郑州的炎帝(右) 黄帝(左)雕像 课前导入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生产力发展 农业 畜牧业 发展 人口增长并开始向中心区域集中 早期城市逐步形成 城墙、城壕、水利设施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制产生 贫富 分化 阶级 生产劳动 专门管理 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 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 早期国家产生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3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兵器 人口 土地 疆域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牛河梁的遗址积石冢、祭坛 牛河梁遗址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800-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 玉猪龙 女神像 二、考古中的最初中国———良渚古城 1、地点: 2、时间: 浙江余杭 距今约5300年-4300年 宫殿区 内城、外城 规模大 复杂的水利工程 同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大量碳化稻谷 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二、考古中的最初中国———良渚古城 城内外贵族墓地 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良渚古城中不同规格的随葬品 城外普通墓地 随葬品稀少 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二、考古中的最初中国———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二、考古中的最初中国———良渚古城 良渚王复原形象 良渚文化的很多玉器上刻画有一种神人兽面纹,神人兽面纹也被称为良渚文化的“神徽”。 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二、考古中的最初中国———陶寺古城 1、地点: 2、时间: 山西襄汾 距今约4300年-4000年 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 差异显著,阶级分化严重 城内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分布集中随葬品种类多,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很多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城内在有的贵族墓地还发现用人殉葬的现象。 大型墓葬品来源十分广泛 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 二、考古中的最初中国———陶寺古城 铜齿轮形器 朱书符号陶壶 陶寺古城平面图 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二、考古中的最初中国———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 【探究】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遗址有哪些共同点? 古城 城市平面图 宫殿复原图 出土随葬品、文物 良渚 古城 陶寺 古城 形成早期城市 出现早期国家 都出现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进入文明社会 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多元:分布广泛,各具特色 一体:交流融合,有共同点 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 三、传说里的远古中华 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了部落联盟时期。 氏族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公有、平等) 部落 原始社会时期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 部落联盟 若干部落组成联盟 三、传说里的远古中华 黄帝 (轩辕氏) 炎帝 (神农氏) 炎黄战蚩尤画像 三、传说里的远古中华 炎帝 黄帝 炎黄联盟 阪泉之战 华夏族 汉族 蚩尤 其他部落 涿鹿之战 炎黄战蚩尤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三、传说里的远古中华 每年清明节的祭祀黄帝典礼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孙中山 三、传说里的远古中华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