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7937

【学霸笔记】6.3.2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 教学课件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523565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霸,笔记,6.3.2,二氧化碳,性质,制取
    (课件网) 第六章 控制燃烧 6.3.2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 情 境 导 入 6.3.2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 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 新 课 探 究 第一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6.3.2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低温条件下能够变成白色块状或片状固体,俗称干冰。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CO2 无色 气态 无味 空气的 1.5 倍 CO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干冰 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固态二氧化碳叫作干冰。 应用 ①可作制冷剂。 ②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可完成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可作制冷剂。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食物储运、制造舞台烟雾效果等。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活动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 1. 如图所示,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2. 取一支试管,从矿泉水瓶中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 二氧化碳水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现象。将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步骤 现象 结论与解释 1 2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瓶子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瓶子变瘪 溶液变红 部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汽水的生产原理我们已经知道,那为什么下面的饮料统称为“碳酸饮料”? H2O + CO2 = H2CO3 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H2CO3 = H2O + CO2 ↑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 H2O 白色沉淀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 碳酸钙 难溶于水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是CO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试剂 2.反应原理 3.制取装置 4.检验 5.验满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①查—气密性 ②装—试剂 ③收—收集CO2 ④验—是否集满 ⑤放—放置备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长颈漏斗末端管口为什么要伸入液面以下? 2.集气瓶内的导管为什么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交流讨论: 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空气没有排净 液封 排净空气 √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如何检验收集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4.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时,怎样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了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CO2已满。 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CO2。 澄清石灰水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 密度大于空气 2. 能溶于水 3. 干冰升华吸热 4. 通常不可燃也不助燃 5. 能与水反应成碳酸 6. 能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7. 能与石灰水反应 1.灭火 4.制汽水 5.检验二氧化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