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 看到砍树, 我们会想到: 看到种树, 我们会想到: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认为的“道”应该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柳宗元的诗文俱佳,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有《河东先生集》。 柳宗元 (773—819) 作者介绍 以下哪些作品不是柳宗元所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刘禹锡将柳宗元的作品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并为其作序。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等) 寓言式散文 《三戒》(《黔之驴》等) 传记式散文 《童区寄传》 说理式散文 《六逆论》 《驳复仇议》《封建论》 贬谪中的患难与共:刘禹锡与柳宗元(刘柳) 柳宗元与韩愈在政治上属于对立的派别,但共同提倡“古文运动”,维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柳宗元死后,韩愈写了著名的《祭柳子厚文》和《柳子厚墓志铭》。二人合称“韩柳”。 “推行古道,复兴儒学。” 柳宗元 韩愈 古文运动 韩柳 3 第一段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患…病。名作动 脊背高起的样子 所以 称呼 给…取名,名作动 确实恰当 于是 3 第二段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以…为业。名词的意动用法 有钱有势的人 争着迎接和雇用 移植 没有人 高大茂盛 凡是 结果实,名作动 暗中观察 效仿 比得上 3 本领奇绝 技艺高超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侧面描写:技术全面、受人欢迎———一绝 正面描写:树挪能活,树品质优———二绝 对比反衬:独门本领,他人不及———三绝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第2段为表现其种树本领高超,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问题探究 闉(yīn)跂(qǐ)支离无脤(shèn)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dòu,颈项)肩肩。瓮 (àng)大瘿(yǐng)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庄子》 有一个跛脚、驼背、缺唇的人去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十分喜欢他,再看那些形体健全的人,反而感觉他们的脖子太长了。有一个脖子生大瘤的人去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很喜欢他,再看那些形体健全的人,反而觉得他们的脖子太细了。因此,只要在德行方面有过人的地方,在身体方面的残缺就会被人遗忘。人们如果不遗忘本应该忘记的东西,反而遗忘本不应该忘记的东西,这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