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理实践 地理实验一直是同学们认识和了解复杂地理现象的窗口。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为大家展示了模拟实验。根据表格和图片,完成1~ 2题。 实验步骤 详情 材料 准备 锡纸、水、蓝色颜料、喷壶、剪子、盘子、相机、 纸、笔 实验 过程 (1)剪锡纸(稍大于盘底); (2)将剪好的锡纸揉皱放入盘底,模拟崎岖不平的地表; (3)水中兑入颜料(便于观察现象),倒入喷壶内; (4)将喷壶内的颜料水洒入放好锡纸的盘内,模拟降水过程 实验 结果 喷壶喷洒的颜料水降落到锡纸上,沿斜面汇入到低洼之处形成细流和水洼 1.实验中模拟的自然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A.揉皱的锡纸———平坦的地表 B.喷壶喷洒的水———大气降水 C.锡纸上聚集的水———大洋 D.颜料———植被 2.图示实验结果表明,与河湖形成关系密切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土壤 C.地形和人类 D.地形和植被 3.成都市创卫工作中,环保局给我们提供了一组居民对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的统计数据。根据学过的表达方式,最直观的是( ) A.表格 B.柱状图 C.文献 D.以上都直观 广东省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60米 B.380米 C.550米 D.730米 在黄土高原生态攻坚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通过不断实验探索,实施“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如图),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据此完成6~8题。 6.“前埂后沟+梯壁植草”模式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前埂利于排水防涝 B.后沟利于保水保肥 C.植草利于加固梯壁 D.提高当地经济收入 7.与水平梯田相比,在黄土高原上修建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便于修路采矿 B.利于种子萌发 C.增强保持水土效果 D.便于修筑窑洞 8.经过当地人民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正由“黄”变“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产生的影响有( ) ①粮食产量增加 ②土壤肥力增加 ③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河床淤积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新学期开始,同学们发现地理学科的作业有了很大变化:练习题少了,小实验(或小制作)、社会调查和野外考察等作业多了。这些活动是中学生认识环境、学好地理的重要方法。 作业一:制作小地球仪 制作地球仪需要在球上准确画出经纬网。 甲 (1)图甲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地球仪,其中有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其中一处,并加以改正。 作业二:爬山逛公园拍照打卡记线路 某同学去当地某公园拍照打卡。公园内有多座古寺分布其间。图乙是同学拍摄的野外图片,图丙为该公园地形略图,图丁为a、b两古寺略图。 乙 丙 丁 (2)E山峰主峰的海拔范围为 米。 (3)图丙和图丁相比,图丙的比例尺更 。 (4)a古寺与b古寺相比,规模较小的寺庙是 ;内部相对高度较大的寺庙是 ,理由: 。 (5)在爬山途中,该同学拍到了一座山石嶙峋、怪石丛生的山峰,自北向南望向此山,酷似虎头。图片中的山峰可能是图丙中的 。地形部位属于鞍部的是 处。(填字母) (6)你所在的班级还开展过哪些实践类的作业(活动) 请简单描述 一下。第三节 地理实践 地理实验一直是同学们认识和了解复杂地理现象的窗口。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为大家展示了模拟实验。根据表格和图片,完成1~ 2题。 实验步骤 详情 材料 准备 锡纸、水、蓝色颜料、喷壶、剪子、盘子、相机、 纸、笔 实验 过程 (1)剪锡纸(稍大于盘底); (2)将剪好的锡纸揉皱放入盘底,模拟崎岖不平的地表; (3)水中兑入颜料(便于观察现象),倒入喷壶内; (4)将喷壶内的颜料水洒入放好锡纸的盘内,模拟降水过程 实验 结果 喷壶喷洒的颜料水降落到锡纸上,沿斜面汇入到低洼之处形成细流和水洼 1.实验中模拟的自然地理事物对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