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370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十校2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1608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湖南省,10月,试卷,法治,道德,考试
  • cover
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联考 道德与法治试卷 本试题卷共6页。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 2. 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3. 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4.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 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6. 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如今,“千万工程”的内涵也随着时代不断蝶变: 年份 “千万工程”内涵 2003—2010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引领, 综合整治村庄环境, 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 2011—2020 “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 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2021 至今 “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 形成“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 党和国家始终把乡村振兴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位置,这是基于 ( ) ①“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②我国城乡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乡村振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2024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教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之所以要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是因为 ( ) ①自主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③创新时代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④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2024年2月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中国“三农”工作,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对“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该文件的发布 ( ) A. 是因为农业农村农民是第一生产力 B.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 C. 为促进农民同步富裕提供法治保障 D. 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5.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下列对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分析,对应错误的是 ( ) ①市民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 提出建议———参与民主监督 ②市民积极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 ③居民参加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参与民主选举 ④罗某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参与民主管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6.“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说的就是景德镇。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如今,这里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交融。一曲陶歌唱千年,一条瓷路行万里,走进瓷都,就是走进瓷器发展史,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这告诉我们 ( ) A. 要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B. 要抵制一切外来文化,谨防外来文化渗透 C.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D. 要坚定文化自信,确信中华文明是一枝独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