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检测卷 (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 五年级下册 语文科 (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积累运用。(36分) 1.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8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与创新如同两条 zònɡ hénɡ( )交织的丝线,共同编织出绚烂的图景,令人sù rán qǐ jìnɡ( )。传承,是文化的延续,先辈的智慧与精神有跨越时空的wēi yán ( ),至今仍在我们xiōnɡ tánɡ ( )中激荡回响,激励我们砥砺奋进,推动文明前行;创新,是文化的动力,它唤醒chén shuì ( )的潜能,让我们告别愚昧,bēn fù ( )更为liáo kuò( )的未来。 2.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妒忌 桅杆 呲牙咧嘴( cī ) B.锻炼 眼急手快 铰断( jiǎo ) C.飞驰 拇指 矜持不苟( jīn ) D.簇拥 出谋画策 秽物( huì ) 3.下面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短笛无腔信口吹 口腔 B.无不陷之矛 陷害 C.誉其矛 享誉世界 D.甚聪惠 贤惠 4.下列四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刷子李技艺高超,刷墙时,他总是胸有成竹,从不手忙脚乱。 B.陶笛馆内,看着各式各样的陶笛,小游客们摩拳擦掌,想要演奏一曲。 C.小游客们不禁发出感慨: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养尊处优,创造更好的生活。 D.刘伯承拒绝麻醉,手术时强忍疼痛,一声不吭,崭新的床单都被他抓破了。 5.按加点词表示的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华发莫叹已古稀,鹤颜应觉方少年。 ②豆蔻梢头年岁小,芙蓉瓣下见识多。 ③逾不惑愁容渐去,过半百泊淡方来。 ④不觉而立年已至,才叹少时岁匆流。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假日里,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B.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C.“国际博物馆日”这天,学校组织了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活动。 D.然而,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汉字却面临着巨大的挑衅。 7.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这句话是《三国演义》中对刘备外貌的描写。 B.《景阳冈》选自罗贯中的《水浒传》,作品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鲁智深、张飞、武松、吴用等都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 C.《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曲折历程。 D.《红楼春趣》选自《红楼梦》,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作者用多种手法,塑造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8.填空。(12分) (1)烽火照丹心,诗篇铸“英雄”。英雄是王昌龄笔下“ , 。”的豪情壮志;是“三万里河东入海, 。”的不负期盼;是诗圣杜甫听闻捷报时“ , 。”的动情写照;更是“ ,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牺牲精神。 (2)古训昭昭,发人深省。“君子 ,小人 。”道出人格高下之分也在于选择不同;“人有耻, 。”阐明知耻而后能守底线的意识;在故事中,以“ ,不可同世而立”揭示矛盾对立的必然;“ , 。”警示因果报应。箴言层层递进,至今仍具深刻启示。 9. 选择一个场景,运用合适的描写方法,照样子写一写。(4分) 例: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才好。 清晨的公园 暴雨前的街道 运动会结束后 : 二、阅读与理解。(12+22=34分) (一)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