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718

08 第三单元课时分层训练(六) 运动的水分子 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1976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九年级,化学,教版,分子,运动,第三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六) 运动的水分子 知识点一 分子的基本性质 1.漫步在花园里可以闻到花香,对应的微观解释是( C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B ) A.1 cm3的铁块中约有8.38×1022个铁原子———原子很小 B.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冬天衣服晾在暖气片附近容易干———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D.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间间隔变大 3.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C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C 注射器中的气体经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分子不同 知识点二 水的天然循环 4.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自身净化 B.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C.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均匀分布 D.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知识点三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5.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来杀菌消毒的物质是 ( D ) A.明矾 B.细沙 C.活性炭 D.液氯 6.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内部处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步骤③的作用是( C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解析:步骤①是活性炭吸附,目的是除去异味和色素;步骤②是过滤,可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步骤③是紫外灯管照射,其作用是杀菌消毒。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河水 B.蒸馏水 C.海水 D.井水 8.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块,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C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9.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利用如图所示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过滤__,该操作的装置如图所示,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铁架台__,b__漏斗__。 (2)该装置图中存在明显错误,请指出 ①__未用玻璃棒引流__; ②__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__。 (3)操作过程中,发现液体流速一直很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__。 (4)操作②主要是除去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活性炭__,主要利用它的__吸附__性。 (5)通过操作③__蒸馏__(填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蒸馏水。 【创新运用】 10.比较、观察、对比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图是氢分子、氧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速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图__BC__(填字母序号)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一结论。 (2)由图可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了温度外,还有__分子种类__。 (3)选择其中一种影响因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__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再分别加入等量的品红,观察__。 实验现象:__盛放热水的烧杯中品红扩散速率快__。 实验结论: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合理即可)__。 1 /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