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三) 二氧化碳 知识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C ) A.灭火 B.人工降雨 C.供给呼吸 D.作气体肥料 2.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D )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结构: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应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解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B项错误。 4.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装置A),试管内液面上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H2CO3 (填化学式)。 (2)乙同学将一瓶CO2沿烧杯内壁注入(装置B),可观察到蜡烛 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说明CO2具有的性质为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由此得出CO2的一条重要用途是灭火。 (3)丙同学挤压装置C中胶头滴管的胶帽使其中的澄清石灰水滴入锥形瓶并轻轻振荡,系在玻璃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气球胀大的原因是 +CO2=== 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将澄清石灰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反应消耗瓶中的CO2使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变大。 知识点2 二氧化碳产生的影响及低碳行动 5.全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不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是( A ) A.N2 B.CO2 C.O3 D.CH4 6.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于2023年6月11日至14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1)大气中CO2可供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 。 (2)常用的碳中和方案 ①碳循环:为降低CO2含量,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它能吸收空气中的CO2并转化为乙醇(化学式为C2H5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C2H5OH+3X,则X的化学式为 O2 。 ②碳替代:选用氢气作为碳替代能源的理由是 生成物是水,无污染(合理即可) ;氢气可以采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 2H2↑+O2↑ ;还可以作为碳替代能源的有 风能(合理即可) (写一种即可)。 (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行为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BD (填字母序号)。 A.双面使用纸张 B.植树造林 C.露天焚烧垃圾 D.自备购物布袋 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CO2的性质。 (1)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2处纸花不变红色,1、3处纸花变为红色 ,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现象是 3处纸花比1处纸花先变成红色 。 (2)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 【创新运用】 8.(科学态度与责任)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CO2属于 氧化物(或化合物) 。 (2)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 水 循环与另外两种循环有本质区别。 (3)氧循环中的“氧”指的是 氧元素 ;在⑤、⑦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 反应条件不同 。 (4)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向。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CH3OH+H2O 。 4/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