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9124

19 课时分层训练(十六) 脊椎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人教版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605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课时,分层,训练,十六,脊椎动物,哺乳动物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十六) 脊椎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知识点一 鸟 1.丹顶鹤是一种涉禽,既能涉水取食,又能自由飞行。下列不属于丹顶鹤适于飞行特征的是( D ) A.身体呈流线型 B.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前肢变成翼 D.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2.鸟体内的气囊有辅助肺呼吸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鸟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B.鸟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直接进入气囊 C.鸟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D.鸟呼气时,气囊内的一部分气体直接进行气体交换 3.我国某地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C ) A.青蛙 B.鳄鱼 C.家鸽 D.蛇 4.下列动物类群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C ) A.鱼 B.两栖动物 C.鸟 D.爬行动物 知识点二 哺乳动物 5.某同学观察一块动物头骨,发现它有门齿、犬齿和臼齿,具有该特征的动物是( C ) A.爬行动物 B.两栖动物 C.哺乳动物 D.昆虫 6.蝙蝠一年繁殖一次,幼崽生长很快,一般1~2月龄即脱去胎毛,蝙蝠虽然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而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理由是( D ) A.有四肢 B.心脏有四腔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7.哺乳动物大多是胎生,都能用乳汁哺育后代,这对它们生存的意义是( A ) A.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B.降低出生个体的数目 C.增强后代个体的体质 D.增加出生个体的数目 知识点三 鸟、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8.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不是哺乳动物用途的是( D ) A.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B.导盲犬、警犬是人类的得力助手 C.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鼠类猖獗,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 9.某同学尝试填写鸟的部分特征关系图(如图),其中填写错误的是( A ) A.[④]体温不恒定 B.[③]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②]翼,是鸟的飞行器官 D.[①]流线型,可以减小空气的阻力 10.“谁家新燕啄春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这些都是白居易描写燕子繁衍后代的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有喙无齿是燕子的特征之一 B.“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 C.燕子每呼吸一次,分别在肺和气囊中发生一次气体交换 D.“黄口无饱期”说明了鸟的消化能力强 11.体温恒定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它们的分布范围。下列各组动物中,均为恒温动物的是( B ) A.野马、鲤鱼 B.绵羊、麻雀 C.鳄鱼、江豚 D.家鸽、壁虎 12.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2023年4月迁地保护的四头江豚首次放归长江,这将有助于改善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江豚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抚育后代 B.不像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江豚的体毛退化 C.江豚生活在水中,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D.江豚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解析:江豚属于哺乳动物,它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江豚体毛退化;江豚用肺呼吸,体温恒定,体温不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江豚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13.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3 000~5 000米海拔的高寒地带。下列有关牦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牦牛属于哺乳动物 B.牦牛以胎生的方式产生后代 C.牦牛体表被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D.牦牛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解析:牦牛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3 000~5 000 米海拔的高寒地带,体表被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牦牛属于食草动物,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没有犬齿。 14.如图为羊和狼的牙齿示意图,对比它们的牙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图一表示羊的牙齿,图二表示狼的牙齿 B.①指的是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