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诸子学说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06课 0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激趣导入 道家思想具有辩证的思维魅力,往往能够给在迷茫中的人以点拨,给人以精神的慰藉。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体现的是对一个时代的思考,是一个时代的智慧结晶。 核心目标 壹 概括老子思想中矛盾对立的关系,分析思辨价值和现实启示。 贰 分析庄子“有无之用”的论说,谈谈其思辨价值与现实意义。 叁 分析老子和庄子说理的异同。 肆 分析儒道两家主张与论说的不同。 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一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1.明确字音。 《<老子>四章》 毂(gǔ) 埏埴(shān zhí) 户牖(yǒu) 矜(jīn) 赘(zhuì) 强行者(qiǎng) 泮(pàn) 累土(léi) 几成而败之(jī) 《五石之瓠》 五石(shí) 瓠(hù) 瓠落(huò) 呺然(xiāo) 掊之(pǒu) 不龟手(jūn) 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鬻(yù) 越有难(nàn) 一词多义积累 2.制作文言知识梳理卡片 文言词语 义项 本单元例句 学过的例句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泥制作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子,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屋子等)是一种便利,正是“无”使他发挥了作用。 汇集,集合 正是,正因 省略句,以之为 代词,这 便利 作用 文意疏通 窗户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步行的人走不远,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尊重。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绝不这样做。 踮脚 自我表现 活用动词 活用动词 自夸 长久/受敬重 “形” 人们 为,做 自夸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 能了解别人的人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圣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地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死但是道长存,这就是长寿。 勤勉而行 处所,位置 转折,却 名为动,长寿 宾语前置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事物 持守 谋划,解决 判,分离 状语后置 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它还没有出现问题的以前就处理得当,(治国理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前就做准备整治。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张开双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 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 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近到远,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要从小事做起,有坚强的毅力,注重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从...状语后置 “蔂”,土筐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