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9400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习题课件(4份打包)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4759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八年级,2024,人教,地理,学年
    (课件网)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单元复习课 知识构建导图 ①种植       ②畜牧       ③耕地类型       ④水稻 ⑤中西 ⑥东部沿海 ⑦东部沿海 ⑧首都放射线 ⑨长江三角洲 ⑩八纵八横 专题归纳复习 专题一 农业 【典例1】 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都有油菜生长。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示意图, 完成(1)~(3)题。 (1)我国油菜的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 A.青藏高原和天山山麓 B.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 (2)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从南到北的变化基本规律是( ) A.同时开放 B.越来越晚 C.越来越早 D.没有规律 (3)导致甲、乙两地油菜开花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B C 解题方法  ◎看分布:根据图例可知油菜的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会读图: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及日期可以看出东部油菜开花日期从南到北越来越晚。 ◎析原因:甲地是青藏高原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地势高,夏季气温偏低,开花迟;而乙地处于华北平原,故导致甲、乙两地油菜开花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2024·青海学业考改编)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深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助力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图展现了我国某地小麦收割方式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 ) A.青藏高原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 D.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 2.图中小麦收割方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粮食安全重视( ) A.藏粮于民 B.藏粮于技 C.藏粮于地 D.藏粮于天 D 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农作物为小麦,属于耐旱作物,多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气候湿润,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第2题,图中小麦收割方式由人工收割到老式收割机,最后转变为人工智能收割机,属于农业技术水平上升,体现了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是指增加农业劳动力;藏粮于地属于增加耕地面积;藏粮于天多指气候条件优越。 专题二 工业 【典例2】安徽省依据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就近接受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转移, 合肥、马鞍山等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读安徽省简图,完成(1)~(2)题。 (1)马鞍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除接近铁矿产地、水源、消费市场外,还有( ) A.黄山丰富的木材 B.长江便利的水运 C.马鞍山温暖的气候 D.合肥优美的环境 (2)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转移的优势 条件主要有( ) ①地理上邻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②地价较便宜 ③劳动力充足 ④科技力量强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A 解题方法  ◎练思维:结合图例及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分析可知,马鞍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还有长江便利的水运。 ◎会分析: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安徽省在科技领域并不占优势。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及答题思路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分析各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素质、市场消费等因素,掌握工业布局特点。 ①传统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能源,通常传统工业多集中分布在原料和燃料产地。如靠近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宜发展采矿业、电力、化工、冶金、钢铁工业;纺织工业多分布于棉麻产地。 ②交通运输条件和市场影响工业的布局。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区的工业,对原料和能源的依赖相对较大。如日本工业区布局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方便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 ③经济基础影响工业的水平。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工业较为发达,经济基础差的地区,工业大多比较落后。如欧洲西部工业起步早,经济发达,工业水平高;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水平很低。 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