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突破提升(三) 光学实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类型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9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平面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第1题图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的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以看到光线沿OB的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AO和OB的径迹,则A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是 入射角 (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2)如图乙所示,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 在同一平面内 。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得到了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3 60° 60° 小明实验过程中,漏记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 45° ,分析数据可知,反射角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B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法线ON。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的方向射出,这表明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 (5)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 粗糙的 (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6)另一小组的同学多次改变入射光的角度,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由此得出结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2.(10分)如图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第2题图 (1)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它应 垂直 立在平面镜上。 (2)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均等于40°。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A (填字母)。 A.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B.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 (3)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向后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在纸板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 在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上。 【类型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12分)小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第3题图 (1)将一张半透明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与纸面 垂直 放置,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 没点燃 (选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观察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出像与物 大小相等 。 (3)移动点燃的蜡烛A,再做两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沿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A1和B1、A2和B2、A3和B3基本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 关于镜面对称(或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4)因为蜡烛燃烧会变短,小强改用两块相同的圆柱体铜块代替蜡烛。利用圆柱体铜块做实验,除了亮度比蜡烛暗之外,还有个缺点是 无法判断像的正倒 。 (5)小强同学将蜡烛A取走,正立放置一电子手表在该位置,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间如图丙所示,则实际的时间是 15:01 。 丙 第3题图 4.(10分)如图所示是小霖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第4题图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 。 (2)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确定了像的 位置 。 (3)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的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写一条即可)。 (4)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远离玻璃板 (选填“靠近玻璃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