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9447

59 专项突破提升(五)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958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专项,突破,提升,科版,物理,八年级
  • cover
专项突破提升(五) 浮力实验与相关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类型一】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在空气中称量时,读数为3 N。当把物块浸没在煤油中称量时,读数为2.5 N,此时物块受到煤油的浮力为 0.5 N。当把物块浸没在水中称量时,读数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 N。由此可得出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 液体的密度 有关。 第1题图 2.(12分)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图。 第2题图 (1)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 浮力 的大小。 (2)比较乙、丙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 (3)丙、丁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液体的密度 有关。 (4)比较图 丁 和图 戊 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请你设计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深度无关的表格。 答案:见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h/cm F/N 【类型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 3.(14分)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第3题图 (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 B (填字母)。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1 N,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是 1 N。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 (3)下列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 A (填字母)。 A.图甲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4)将图乙中的水换成酒精(ρ酒精=0.8×103 kg/m3),物体受到的浮力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红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 乙 (选填“甲”“乙”“丙”或“丁”)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4.(14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铁架台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 第4题图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将指针调在 零刻度线 位置。 (2)实验中所用物块所受的重力为 4 N。 (3)同学们发现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如图甲所示,这样实验会使测得的溢出水所受的重力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4)溢水杯装满水后,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1 N,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大小 相等 。 (5)继续实验,将物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发现F5>F3,说明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液体密度(或液体种类) 有关。换用酒精再次实验的目的是 寻找普遍规律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类型三】 关于浮沉问题的计算 5.(4分)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40 g,体积为1.8×10-4 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1.8 N(g取10 N/kg),松手后苹果将 上浮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6.(6分)有一空心铝球的质量是500 g,体积为600 cm3,当把它放入足量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大?如果把它放入足量的密度为0.8×103 kg/m3的煤油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又是多大?(g取10 N/kg) 解:空心铝球的密度 ρ==≈0.83 g/cm3, 空心铝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空心铝球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所受的浮力 F浮=G=mg=0.5 kg×10 N/kg=5 N。 空心铝球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空心铝球在煤油中会沉底,所受的浮力 F浮′=ρ煤油Vg=×10 N/kg=4.8 N。 【类型四】 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 7.(8分)如图,将高度为5 cm的长方体木块缓慢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静止时木块在水面上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