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9462

05 第一章成果展示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294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章,成果展示,科版,物理,八年级,一册
  • cover
第一章成果展示 运动的世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现象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 ) A.鲜花盛开  B.流星划破夜空 C.某群岛每年靠近某海岸8~10 cm  D.房屋随地球自转 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只能选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B.只能选地球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C.人和物体都可以选为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它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3.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他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位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C )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C ) 第4题图 A.地面 B.书上的笔 C.书 D.桌面 5.生活中常用人体的某个部位来估测长度,如成年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为“1庹(tuǒ)”。按此规定,“1庹”的长度最接近( C ) A.17 mm B.17 cm C.17 dm D.17 m 解析:成年人的身高在170 cm左右,“一庹”的长度指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身高,在170 cm即17 dm左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6.从甲地到乙地的高速公路全长约180 km,一辆小汽车用 1.5 h 从甲地行驶到乙地,则小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 ) A.120 km/h  B.120 m/s C.150 km/h  D.150 m/s 7.一名飞行员在2 000 m的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边有“一只小昆虫”在爬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D ) A.子弹飞行的速度很慢  B.飞机飞得很快 C.子弹在空中静止  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8.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记录的数据为25 mm,乙记录的数据为25.0 mm。已知两位同学的测量过程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乙测量得更仔细  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 mm 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1,如果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是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的2倍,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B ) A.4∶1 B.1∶4 C.1∶2 D.2∶1 10.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C ) A.你手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6 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 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 min 11.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最优的一项是( D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12.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C ) 第12题图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步行,而乙是在前一半时间内步行,后一半时间内跑步,假设甲、乙两人跑步的速度相等,步行的速度也相等,则( C ) 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判断 14.一辆汽车由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则该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D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5.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3 min 40.5 s。 第15题图 16.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物体的长度是 2.90 cm 。 第16题图 17.如图所示,请指出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的错误。 第17题图 (1) 刻度尺没有放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