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6 届高三年级期初阳光调研试卷 地 理 2025. 09 说明:1 . 本试卷满分 l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 3. 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处。 一、选择题 :共 23 题 ,每题 2 分 ,共 4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某游客利用年假到山西大同(40oN,113oE) 游览云冈石窟。进景区时 ,他在东西走向的大 道上拍了张照片 ,此时图中大道左侧高大石柱的影子朝向右略偏后方(即偏向该游客拍摄时 所在的方位) , 目测石柱影长不到石柱高度的一半(tan64o ≈ 2) 。图 1 为“ 游客拍摄的照片”。据 此回答 1 ~3 题。 图 1 1. 该游客拍摄照片时的朝向 A. 正东 B. 正西 C. 正南 D. 正北 2. 该游客进入景区的时间更接近当地的 A. 9 时 B. 11 时 C. 13 时 D. 15 时 3. 该游客的年假最有可能安排在 A. 谷雨期间 B. 小暑期间 C. 寒露期间 D. 小雪期间 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0 年 12 月 11 ~ 13 日 ,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发生 一次空气污染事件。12 日 ,该区域内部分地区大气颗粒物(PM)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标准;13 日 ,各 地污染状况先后缓解。图 2 为“ 北京时间 12 日 20 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分布图”。据此 回答4 ~5 题。 高三 地理 第 1 页(共 8 页) 图 2 4. 北京时间 12 日 20 时前后 ,长三角地区比图中甲区域 A. 水汽少 B. 气温低 C. 风力弱 D. 气压高 5. 下列区域内污染状况最先缓解的可能是 A. 江苏北部 B. 福建北部 C. 江西南部 D. 浙江南部 图 3 为“ 陇东某黄土塬上无灌溉苜蓿地 2024 年 7 月 29 日至 8 月 5 日每 15 分钟分层土壤 含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 6 ~7 题。 图 3 6. 7 月 29 日至 8 月 5 日发生明显降水的天数为 A. 1 天 B. 2 天 C. 3 天 D. 4 天 7. 8 月 1 日 80 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地表蒸发减弱 B. 地下水水位上升 C. 植物蒸腾减弱 D. 前一日降水下渗 陆地上的淡水冰川崩解 ,冰层流入海洋形成冰山。格陵兰岛周边冰山受海流推动 ,环绕在 拉布拉多海周围 ,然后进入北大西洋航道 ,使其成为航行危险区。图 4 为“ 格陵兰岛周边海域 典型冰山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8 ~ 10 题。 高三 地理 第 2 页(共 8 页) 图 4 8. 根据冰山分布特征 ,该海域的洋流系统可能是 9. 图中冰山分布集中在 40oN以北 ,影响因素可能是 ①人类活动 ②海陆分布 ③冰川位置 ④洋流流向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0.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 A. ①处海水温度高于②处 B. ②处渔业资源最丰富 C. ③处航海安全系数最高 D. ④处海水的密度最大 高温、低温、干旱、涝渍、大风等是蔬菜种植的不利因素。甘肃和海南两地根据自身环境特 点 ,采用不同棚型的大棚克服蔬菜种植的季节性不利因素 ,提高蔬菜供应的 自给率。图 5 为 “ 甘肃常见大棚棚型示意图”。据此回答 11 ~ 12 题。 图 5 高三 地理 第 3 页(共 8 页) 11. 甘肃采用土墙和半地下式的棚型主要是为了 ①保温 ②防风 ③遮阴 ④集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 海南蔬菜种植最需要采用大棚的时段是 A. 3—5 月 B. 6—8 月 C. 9—11 月 D. 12—2 月 图 6 为“ 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据此回答 13 ~ 14 题。 图 6 13. 图中断层的形成 A. 早于花岗岩 B. 晚于安山岩 C. 早于侵蚀面 D. 早于背斜 14. 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 ,可推测 A. 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 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 C. 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 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 琼库什台村位于新疆伊犁河谷 , 当地牧民放牧有转场的生产方式 ,该村保存完整的木构建 筑群———木楞房”, 由原木交替垒砌而成 ,屋顶多覆枝干和泥土并种植草皮。图 7 为“ 琼库什 台民居景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