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1209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38419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课,文明,产生,早期,发展,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单元导语关键词: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2.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3.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4.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5.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波斯等帝国兴起,帝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6.古代世界各地区的经贸往来,以及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单元知识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标要求】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早期农耕畜牧的发展,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农耕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2.搜集各文明区域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出现的史料,通过史料实证,知道文明诞生的标志。 3.立足时空观念,结合各文明古国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理解形成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特点的条件。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称为人类文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以及社会阶级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什么是文明?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 文明” 的概念 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需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 材料1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探究人类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有哪些?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材料2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各项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摘编纪录片《世界历史》《文明的曙光》 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私有制、阶级、国家、文字、城市等 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图 采集、渔猎 农耕、畜牧 “农业革命” 思考: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条件?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产生的前提: 农耕与畜牧的产生 采猎经济 (采集者) 农业 革命 农耕与畜牧的产生 (生产者) 流浪 定居 村落、城市出现 2.文明产生的标志 农耕与畜牧的产生 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产品的出现 贫富差距扩大 阶级的出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 国家开始形成 (奴隶社会) 文字、官僚 “农业革命”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从采集渔猎到农耕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 由“野蛮”到“文明”的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