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1292

4.2汽化和液化 同步课堂(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22098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2024,学年,2025-2026,答案,汽化
    4.2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1】压缩体积液化 1 【知识点2】沸腾的条件 2 【知识点3】液化的放热特点 3 【知识点4】沸点及气压影响液体沸点 3 【题型1】沸腾 4 【题型2】蒸发 8 【题型3】液化 12 【知识点1】压缩体积液化 (1)液化方法: ①降低温度:只要科学条件允许,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②压缩体积:有的气体在常温下压缩体积就能液化,如一次性打火机中的丁烷. (2)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 自然界的液化现象是什么方法液化的是中考命题的方向. 例:如图所示,在与打火机出气孔相连的导气管外部中央滴一滴水,然后打开打火机气阀,点燃末端排出的气体,导气管外的水滴迅速变成了冰粒,原因是丁烷_____(填写物态变化),导致温度降低。打火机内的丁烷燃料是通过_____的方法实现液化。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解析:解:打火机内装的是液态的丁烷气体,气阀打开后,丁烷气体会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吸热,使温度降低,附着在导气管外部的水滴遇冷会凝固成冰粒。 打火机内的丁烷燃料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液化。 故答案为:汽化;压缩体积。 点评:此题考查了打火机使用时的有关物态变化,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分清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并能够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液化方法以及液化放热的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点2】沸腾的条件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 考向①结合热传递的知识一起判断液体是否沸腾;②沸腾的条件的基础知识。 例:某兴趣小组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大烧杯中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400℃,关于此时小烧杯中水的说法正确的(  ) A.甲、乙、丙温度都相同,水都沸腾 B.甲、乙、丙温度都相同,只有乙、丙中水沸腾 C.三杯水温度是t甲<t乙=t甲,只有乙、丙中水沸腾 D.三杯水温度是t甲<t乙=t甲,三杯水都不沸腾 分析:(1)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 (2)沸腾后液体温度不变。 解析:解:甲杯中的水温等于100℃,但由于不能继续从外面烧杯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乙、丙两烧杯外的物质分别达到了300℃和600℃,而水的沸点为100℃,故乙、丙两烧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且能够继续吸热,故乙、丙两烧杯的水能沸腾; 甲杯中的水温等于100℃,因为液体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乙、丙两烧杯两烧杯中的水温也同为100℃,最终三杯水的温度t甲=t乙=t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沸腾的条件及沸腾的特点。 液体沸腾有条件,吸热还需到沸点。 【知识点3】液化的放热特点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判断液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例:用蒸笼蒸馒头时,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蒸馒头时,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的水蒸气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现象,_____(吸收/放出)很多热量,使_____(上/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分析:从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前后两种状态来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来确定是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然后再确定是吸热还是放热。 解析:解: 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水滴,由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