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1305

4.3熔化和凝固 同步课堂(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32704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2024,学年,2025-2026,答案,熔化
    4.3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1】探究固体熔化时的实验数据以及图像处理 1 【知识点2】晶体熔化的特点 3 【知识点3】探究固体熔化时受热均匀的实验方法 3 【知识点4】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 【题型1】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5 【题型2】熔化和凝固的温度图像 7 【题型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1 【题型4】熔化和凝固 13 【知识点1】探究固体熔化时的实验数据以及图像处理 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熔化过程: (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 (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 凝固过程: (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 (5)EF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6)FG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注意: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考查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 例:图甲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熔点是80℃ B.该物质在15~20min内温度不变,但需要不断吸热 C.采用“水浴法”对试管内物质加热,是为了缩短实验时间 D.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25min 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晶体熔化曲线通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熔化前,物质为固态,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第二部分为熔化时,物质为固液共存态,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这时的温度称为晶体的熔点,第三部分为熔化后,物质为液态,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水浴法的优点是使物质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缓慢,便于观察物质的状态和温度的变化。 解析:解:A、由图知在第10min~第25min内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80℃不变,符合晶体熔化时的特征,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80℃,故A错误;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物质在15~20min内温度不变,但需要不断吸热,故B正确; C、采用“水浴法”对试管内物质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缓慢,便于观察物质的状态和温度的变化,故C错误; D、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时间大约为25min-10min=15min,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熔化时的特征和水浴法的优点,是热学实验中的常考点,要熟练掌握。 应用图像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有助于对熔化和凝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便于总结固体熔化和液体凝固的规律,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知识点2】晶体熔化的特点 晶体熔化的特点: (1)有固定熔点,并达到熔点才能熔化。 (2)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3)熔化过程中可能是固态,液态,固液混合态。 考查晶体熔化的特点 例:在海鲜的下面铺上一层碎冰的目的是:冰粒在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_____,以达到保鲜的效果。所以冰是_____(晶体,非晶体)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解:冰是晶体,在海鲜的周围铺一层碎冰块,这样冰块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具有制冷作用,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故答案是:熔化;吸收;不变;晶体。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熔化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规律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 记忆性知识,牢记即可。 【知识点3】探究固体熔化时受热均匀的实验方法 (1)搅拌器的作用是使物质均匀受热 (2)水浴法:受热面积大;受热均匀;加热缓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