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1534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9666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发展
  • cover
(课件网) 内容中外史,通史体例 内容政经文,专题史体例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丰富与拓展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经济与社会生活》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国家制度:国家组织、运行需要制度建设,即国家制度,比如:权力分配,人事管理,法律、民族关系、财政都属于国家制度。 社会治理:国家具有统治的职能,同样也具有社会治理的职能。社会治理职能的发挥需要国家制度的建设,尤是政治制度的建设。 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壹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追本溯源 1.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血缘政治开端,宗法观念萌芽;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产物,顺应历史趋势和社会进步,但不能保证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如何理解禅让制到世袭制的变化? 政权性质: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 → 传子(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2)王位世袭制的认识 从“大同”到“小康”,王位的传承发生了什么变化?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夏的建立:有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2.商朝的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度 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1.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2.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 以上史料体现内外服制度的何种特点? 特点: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结合;商王对外服的控制有限。 材料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2:“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材料3:“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1.内外服制:(松散联盟) 内服:“王畿”之地,商王直接控制; 外服:商王畿以外的土地,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内服 外服 2.职官制度: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制: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诸侯权 利和义务 B 影响 D 分封目的 A 分封对象 C 分封特点 E 积极: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扩大了周文化范围。 消极:西周后期,导致诸侯国势力膨胀,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税、朝觐述职。 权利:实行再分封;可在封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材料1: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材料2:“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穆 【P2思考点】: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①与王室关系: 内外服制之下,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未必有血缘关系; 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主体与王室有血缘或姻亲关系。 ②对地方控制力: 内外服制下,商王对地方控制力相对较弱; 分封制下诸侯国义务明确,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