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1691

11 白桦 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37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白桦,教学设计,2课时
  • cover
给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 ———《白桦》教学设计 设计特色: 本课教学设计不仅注重字词的教学,更关注了本单元篇章要求,把现代诗歌的特点通过读、悟和练的方式体现在教学中。在学生能力方面,本课不仅有扶到放的过程,还将教学的重点通过课后的习题串联在一起。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加深了对作者诗歌意境的初步体会。 课文简析: 叶赛宁的抒情诗《白桦》于1914年发表。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意境明丽,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分四节,每节四行。 首节总写白桦的特点。次节写桦树的枝叶。三节作者又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最后一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 总之,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 “桦、涂”等11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课后重点词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3.能结合诗句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诗句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板块一:导入课题,介绍作者 1.谈话导入 有一种树,在中国的北方,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山野路旁,都很容易找到成片成片茂密的它。它也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你能猜到这是一种什么树吗?(白桦树) 今天就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赞美白桦的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 白桦) 学习生字“桦”,读“huà”。读课题。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白桦长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这就是白桦树。 3.简介作者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板块二:初读诗歌,读记字词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请通过查字典或工具书的方式解决。 2.思考:本诗主要写了什么。 板块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 生字:绣 潇 绽 朦 胧 晖 徜 徉 ①指名读、开火车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徉”,翘舌音“绽 徜”。 xiù xiāo zhàn méng lóng huī cháng yáng 绣 潇 绽 朦 胧 晖 徜 徉 ②跟师读、指名读、同桌读。注意“穗 朦 抹”的读音。 huà tú róng xiù xiāo suì méng lóng jì xiá mǒ 桦 涂 茸 绣 潇 穗 朦 胧 寂 霞 抹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③给下面的生字组词 涂(涂鸦)茸(鹿茸)绣(绣花)潇(潇洒)穗(稻穗)朦(朦胧)寂(寂静)霞(霞光)抹(抹去) ④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绣 潇 穗 霞” “绣”左窄右宽,第九笔是横折折折钩。 “潇”左窄右宽,注意第十笔之后的笔画是:竖 点 点 撇 竖。左右结构。 “穗”左窄右宽,两部分部分组成“禾+惠”。第十三笔是一点。 “霞”上窄下宽 ,上面是“雨字头”,不是“雨”,下面注意书写笔顺:横折 横 竖 横 横 横折 横 横撇 捺。 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作业本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 2.理解词义。 ①读词语:白桦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朦胧 寂静 朝霞 徜徉 姗姗来迟 ②学生分四人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