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1831

14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786101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地点 即西湖 季节: 春天 事情: 出游 事件:诗人在春天到钱塘湖出游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积累作者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 2.背诵并默写本诗,说出诗中西湖美景。 3.体会作者的情感。 自学指导一 1.借助课下注释及资料记住作者、作品并完成下列填空。(3分钟) 要求: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自学检测一 1、作者____,字___,号____,__代著名诗人,有“___”和“___”之称,与刘禹锡并称“___”本文选自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 2、体裁_____ 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唐 诗魔 刘白 《白居易集》 七言律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王 《忆江南》 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 读准字音,划分节奏,勾画易错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zhuó mò dī 自学指导二 内容: 借助课下注释及所学知识疏通诗意。(3分钟) 解词:初 暖树 啄 才 没 不足 要求:重点字词要解释出来,语句要通顺 时间:3分钟 自学检测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初,刚刚。 早飞回来的黄莺 向阳的树。 衔取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堤岸齐平,白云重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飞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不知谁家刚飞过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 自学检测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繁杂的野花。 指观赏不够。 将要,就要。 遮没 刚刚 使…迷乱 繁杂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没过马蹄。 我最爱西湖的东面,总感到游赏得还不够,那便是碧绿的杨树阴下的白沙堤。 合作探究 诗人描写了初春的哪些景物?描写时发生了哪些视角的转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远景 仰视 俯视 远景 近景 分析诗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赏析: 首联点题,交代行踪,从大处落笔,勾勒出早春西湖的轮廓。 分析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炼字: “几处”说明早莺数量少,“谁家”说明燕子始归还未筑巢,体现初春的特点。这一联是从仰视的角度写早春景色。 仰视所见禽鸟(动物)———动景 分析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炼字:“争”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啄”字写出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和营造新巢的情景。 “争”“啄”二字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图,展现了初春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分析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修辞的角度赏析: 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将“莺燕”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图,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分析诗句 把“几处”和“谁家”换成“处处”和“家家”好不好? 不好。“几处”写出早莺少,“谁家”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这符合早春(初春)的特点,换成“处处”和“家家”不符合早春(初春)的特点 分析诗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炼字: “乱”写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早春景象。 “浅”写出了小草刚刚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