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4.2 让家更美好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29-33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并且用红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1、怎样建设美好家庭? 2、孝亲敬老的原因 3、传承家庭美德的做法 学习内容 环节一:爱的回忆-体味亲情 回忆并记录你和家人彼此关爱的事情 家人对我的爱 我对家人的爱 1、天冷了,父母提醒我多穿衣服……关心我的日常 2、清晨妈妈总是很早起来为我做早餐。 3、我和同学发生摩擦时,父母帮我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 1、周末,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主动承担家务。 2、在妈妈工作了一天回家后,我把一杯热水递给妈妈。 3、关心父母的工作。 对比同学的记录,你有什么发现?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温馨和睦 磕磕绊绊 自然随和 内敛深沉 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环节二:相互关爱-亲情永存 阅读感悟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西藏地区,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和女儿的书信往来,令人动容。 自从收到你们给我的明信片后几乎天天都要看两遮、凡是看了明信片、贺年片后都感到,我虽在高原,但是最幸福的人。我虽在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上过着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但我看到有这么多的女儿在想着我,盼着我,我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 1994年1月16 日孔繁森写给小女儿的一封信 岁岁清明,又到清明。我们姊妹三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可惜您却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爸爸,您还记得吗?您收养的那个小女孩贡桑,她大学毕业后就回西藏了。您长眠的那片土地已发生了沧桑巨变,孩子们上学都是义务教育,老人们都有了社会保障,矿区条件也大有改善。爸爸,女儿想你,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一家人。 孔繁森去世多年后,小女儿又给爸爸写了一封信。 思考:从孔繁森和她女儿的书信来往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家人间的爱是双向的,父亲爱着女儿,女儿也思念父;家人间的爱是长久的,这种爱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亲人的离世而消失。告诉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小组讨论: 环节三:爱的碰撞-换位思考 一天,突然降温,妈妈让小强穿上厚外套。他说:“谢谢妈妈,我觉得穿这些够了,今天有体育课,穿厚外套不方便运动”。小强穿戴整齐要出门了,妈妈还是拿着外套让他穿,小强接过外套系在腰间,微笑着去上学了。 思考:小强的做法正确吗?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遇到类似情况你是怎么解决的 与大家分享一下。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对父母要孝顺敬重,学会回报爱。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感情。 生活情景 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 父母 我们 心理上 学识上 思想方法上 行为方式上 成熟 幼稚、渴望独立 丰富 少 求稳保守 开放、创新、偏激 冷静 谨慎 冒险、变化快 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家庭成员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用平和的语气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孝亲敬长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定义务 孝亲敬老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