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2920

第六章 第三节 电磁感应现象(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21270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第三,必修,2019,教版,物理
    第三节 电磁感应现象 [教材链接] 1.丹麦 奥斯特 2.英国 法拉第 感应电流 例1 A [解析]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由它产生的电场,A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现象,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现象,B错误;若长为L、电流为I的导线在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F,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的前提是导线与该处的磁场方向垂直,C错误;精密线绕电阻常采用双线绕法,可以消除线绕电阻通电时产生的磁场,D错误. [科学探究] 有 无 有 无 有 有 无 [归纳总结] 磁通量 变式 (1)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间的关系及线圈的绕向 (2)欧姆 (3)右 [解析] (1)如图甲所示,当磁铁的N极向下运动时,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若要探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必须知道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间的关系及线圈的绕向. (2)多用电表内部某一挡含有直流电源,依据欧姆表内部有电源,因此应选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对灵敏电流计进行测试. (3)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灵敏电流计时,指针向右摆动,在实验中该同学将条形磁铁N极朝下从线圈上方向下插入线圈过程中,依据楞次定律,结合右手螺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从螺线管下端流出,因此感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表,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 [教材链接] 1.漏电保护开关 磁悬浮列车 2.(1)轮速传感器 电子控制模块 电磁阀 轮速传感器 (2)非接触式感应充电 电感耦合 电磁感应 例2 B [解析] 产生的输出电流是磁化的齿轮在转动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产生的,故A错误,B正确.车轮转速减慢时,输出电流的周期变大,通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减小,则电流减小,故C、D错误. 随堂巩固 1.D [解析] 同时满足电路闭合和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两个条件,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A、B选项都不会使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并不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故A、B错误;磁铁插入线圈时,虽有短暂电流产生,但未能及时观察,故C错误;在给线圈通电、断电瞬间,会引起穿过另一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故D正确. 2.BD [解析] 甲图,AB导线上下运动时,闭合回路中磁通量不变,无感应电流产生,A错误;乙图,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从同一位置快速向下插入线圈和慢速插入线圈的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相同,B正确;丙图,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电流发生变化,A线圈中产生的磁场变化,即穿过B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C错误;丙图,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或向右移动,穿过B线圈的磁通量都会发生变化,电流计指针均能偏转,D正确. 3.C [解析] 动圈式话筒将声音信号通过线圈的振动,线圈和膜片是连在一起的,连在膜片上的线圈就一起振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产生电信号,故A错误;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与动圈式话筒的原理不同,故B错误;线圈随膜片振动时,线圈的磁通量会改变,产生感应电流,故C正确;膜片随着声波而周期性振动,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是周期性变化的,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也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第三节 电磁感应现象 学习任务一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电生磁现象 1820年,    物理学家     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表明电能产生磁. 2.磁生电现象 1831年,    物理学家     发现的由磁生电的现象叫作电磁感应现象,这种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作      . 例1 [2024·华师大附中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由它产生的电场 B.法拉第发现了“电生磁”现象,奥斯特发现了“磁生电”现象 C.若一长为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